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书法评论

顽石老玉、古陶陈茶 ———谈造型艺术之形质品味

一直以来,我认为中国艺术是最发达的,是世界艺术各种形态中成就最高的一种形态。从原始进入文明直到现在,并未经过西方幼稚的、以科学为目标的低级阶段,而是延续了人类表情达意直到大彻大悟后不停留在表现所见所闻、向更高的天马行空般的精神、观念和理想境界探索。她是自觉和不自觉的,她是既感性又理性的,她不是西方很长一个阶段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而是以社会基础的表情达意的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着“形、质、品、味”的最高无穷的境界。 

  一、顽石之形

  造型艺术的关键和根本载体是“形”。形有自然之形、人为之形和“自自然然之形”。自然之形是生活原形,人为之形为人对自然对象的概括、提炼和集中体现,而“自自然然之形”则并非自然和人为所能为之,它既是生活原形的一种“体现”又是人类智慧提炼、加工和升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天地岁月、人类社会、丰富情感、必然偶然多种因素的精气神采;而“顽石之形”是一种无法言状之形,无棱无角,亦方亦圆,无人工雕凿痕迹,无时间空间暗示,似乎经历了万年的风雨侵蚀和岁月磨炼,不言不语,安详沉静,坦坦荡荡雄视万古,又不乏顽劣,立于天地之间,蕴涵着自信、顽强的生命力,大气厚重,沉凝深邃,历经沧桑而不悔,万钧雷霆而不惧,由形生象,可谓“大象无形”,不是无形,而是无法言说之形。

  二、老玉之质

  石之美者为玉也。

  玉有五德。质地坚韧,光泽晶莹,色彩美丽,纹理细腻,声音悠扬。我们相信,玉与陶器、青铜器一样永恒,玉文化是中西文化差别的重要和关键标志。她闪耀着璀璨的东方文明智慧之光芒,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最富魅力的代表和结晶。玉的质地坚硬圣洁,色泽晶莹美丽,自古至今,是中国人品格的象征。而老玉则将其一切美德若隐若现在一种梦幻般的境界中;如有残缺,更是给人一种软香温玉历经万劫悲剧的深深遗憾和心痛。包浆如历史的烟云,抹去她绝世的风华,显现的却是更为动人的深沉情操之美、品质之美、道德与身份之美,无怪乎国人数千年来将她视为养心怡情的神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国人爱玉、崇玉、“怜香惜玉”直至敬玉,历朝历代、天上人间,玉的雅丽圣洁,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新玉美,老玉更美,“千种玛瑙万种玉”,老玉之外苍而内秀,温婉而刚强。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封,老玉比新玉更加耐人寻味。

  三、古陶之品

  古陶之质朴恒久的品性,实在令人深深佩服。她是水与火的孩子,是水与火天长地久爱情的结晶,经历了万古黄河上天之水的冲蚀,沉淀着千载黄土的滋养氤氲,偶然的一刻,水与火尽弃前嫌,相识了,相爱了,谁说水火不相容?陶就是最好的见证。与瓷相比,她来到人世更早。她静静地固守着一颗赤子之心,始终保持着水与火相交融的不变的深情。她没有表面的浮光和外在的靓丽,却更加内涵丰富,更可玩味与耐看,经历火烧,坚贞不变。她陪伴人类走过万年,她是人类告别蛮荒的分水岭,是人类走向智慧的标志。她在人类历史文明中功劳卓著,却默默无声、永远沉寂,好像责无旁贷地静守着人类历史以免被现世浮躁所侵袭。古陶之品可谓高矣!造型之高古,色彩之内涵,气息之沉静,品质之醇厚,穿透着时空,穿透着我们的感悟。

  四、陈茶之味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谓久矣。饮者解渴,饮者品味,饮者赏韵,饮者悟道,境界不同耳!茶之好,或在于色雅、清丽、纯静;或在于清香气爽,润肺通达;或在于味甜、味醇、味甘、味苦;或在于型好,似云,似雾,似棱,似斑;于色于香于味于形,茶之变幻是无尽的。然而,茶之道行更深也,随时而变,随地而变,高山赋予其坚韧,云雾赋予其深沉,新春赋予其清丽,陈年赋予其变幻。新茶好,陈茶更好;新茶好待客,善交往,相聚斗茶,人生之乐;陈茶耐寂寞,善自省,独处悟道,境界更高;陈茶之色近乎玄色,为五色之最;陈茶之香,丰厚密实,须静心体悟;陈茶之味,逐泡幻化,余味无穷;陈茶之形,任尔妙造,大象无形。

  顽石老玉,古陶陈茶,形质品味,精深博大。我为画者,半生读书,半生笔耕,期待我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前半生迷信希腊罗马,实在无知,实在懵懂,而闲暇体会,或可为初探予道,或为境界说耳。

  创作感言 

  绘画之事,人之大事,懒汉懦夫,凡夫俗子不可为之。人为动物,必须动也,自食其力方可丰衣足食,而初具温饱,即应忧虑世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然无论穷达,志须远大,趣必高尚,方可为人,为人者才可谈画。而画者生于父母,命为天造,有生有命为之天才,有命有运为之人才,但人不可知,因此尤以画外功夫最为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鉴万件宝,画万卷画。立志、践行、创业、留言,穷万物之理,探天地之道,倾有生之力,创万事之作。不在乎多,在乎精;不在乎大,在乎深。不在当下,功在千秋。人知者为之,人不知者亦为之。否则有形无象,有气无韵,有墨无笔,有画无道。无道之画也,人走即逝,虽一时浪得虚名,与世无益耳,与世无益者,无须为也。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2/2019-09-17/48171.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