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书法评论

郭正英:心如胡杨 画为慈善 文/杜志莹

  裕固族画家郭正英有着胡杨般坚韧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艺术道路上,也体现在他从事的公益事业上。正如郭正英所说:“艺术和公益都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追求,是内心世界的完美表露。这是一间别致的办公室,除了常见的办公桌和电脑、电话之外,还有一张2平米的画桌,画布上斑斑点点的墨迹见证着主人挥毫泼墨的时光,一排竹林似的画笔记录了主人过往的豪情岁月。 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就是画家、中国民族杂志社的总编辑——郭正英。郭正英并不只是职业画家,他这一路走来,不论是在西安部队当兵还是在中国民族杂志社当总编辑,他都与书画有着“亲密关系”。“即使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我都没有放弃过画画。”



 

郭正英说“书画艺术是我毕生的追求”


  今年53岁的郭正英出生于甘肃肃南县,裕固族人。说起家乡,郭正英立刻健谈起来,“我的故乡肃南裕固自治县有雄伟神气的祁连山,有古今闻名的丝绸之路,有苍茫无际的河西走廊,这些都赋予了我作画的灵感。而蕴藏于其间的历史和文化,又给我人生的启迪和感情的启发。也许正是这种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和较早受到兄长们的诱导,自上小学开始,我就喜欢在沙地、雪野间写写画画。”


  高中毕业后,郭正英去西安当了一名军人。那段时间他去了碑林几十次去,碑林似有一番魔力在强烈吸引着他,当时,他通过自己苦学和陕西画院老师的指导,完成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启蒙。转业之后的郭正英去了北京民族文化宫,而他的书画事业正是在这里开始腾飞。“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广泛接触了北京大批新老书画艺术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观摩书画展览,正是这种机遇和自身的努力,使自己艺术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郭正英说。


  在民族文化宫期间,每当周末,同事们都聚在一起下棋、打牌,很热闹。可是单位的值班人员却经常看见郭正英拎着汽水和面包一整天泡在办公室画画。“我并不觉得孤独和寂寞,画画带给我充实的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郭正英告诉记者。


  1999年,郭正英在河南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之后,参加国内外书画展览40余次并多次获奖,郭正英的艺术之路走向颠峰。“艺术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追求,是内心世界的表露,更是一种精神的需要。画画对于我来说,纯粹是一种爱好,不参杂任何功利杂质,画画的过程,就是自身修养的过程。”  


 

郭正英说。“我是裕固族人的儿子”


  作为裕固族人,郭正英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彼此之间似乎有一条看不见的纽带在联系着。郭正英从来都是穿着民族服装出现在媒体上。有人曾劝他别这么做,这么知名的画家怎么也得穿的西装革履,正式一点,不然会影响艺术前途。


  可是郭正英并不这么想。“我是裕固族人,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是56个民族一起创造的,裕固族也是其中一员。而且,裕固族文化更需要后人的传承。”因此,在对外形象上,郭正英穿的都是民族的盛装。肃南县特有的山和水对于郭正英的绘画艺术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郭正英说:“梅、兰、竹、菊是我的起点,花鸟画也画的比较多,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些画这些东西并不能真正抒发我的感情,并不能展现属于我特有的气质。”


     自此,郭正英开始转变,画的更多的是西部山水、他的家乡。“虽然我没有时间经常回家,可是我对家乡的祁连山和胡杨林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画自己熟悉的生活,这让我很舒服,很适合我自己的性情。”郭正英天生具有胡杨林坚忍不拔的性格,又有祁连山浑厚壮实的品性。他说,画画要面向生活和自然,面向真实的内心,才能取得突破和提升。


      一位郭正英的“粉丝”说,他之前刚刚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看了《呼唤大美》画展,看到郭正英的巨幅绘画作品《胡杨》,感觉郭的气质里透出一股坚韧的胡杨精神。 另一位裕固族的老乡说:“我看了郭老师的作品非常感动,从郭老师的画中能看到家乡的山山水水,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反映家乡的作品。”这位老乡朋友还特意为郭正英留言:我们民族因为您这样的艺术家而感到自豪。


做慈善是天经地义的事


  在艺术上取得不俗成就的郭正英时刻想着回报家乡。2004年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县里举办了庆典活动,还为此修建了博物馆,可是馆内展品非常希缺。郭正英听说此事后,马上组织了20多个画家,举办了“情系西部”书画活动,号召每个人捐赠两幅画。这次捐助活动总共捐出了60多幅作品赠送给县博物馆。之后,又组织20多个画家去肃南采风,并捐赠80多幅作品给县博物馆。


     “总想着要为家乡做点什么,裕固族人口也就1万多,因此我不论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气。”说此话时,郭正英的眼神透露出刚毅。此外,郭正英还认为,公益事业发展的好坏同国家的文明程度是成正比的,中华民族是崇尚善举的民族,对社会公益事业尽一份力,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郭正英说:“做慈善,是天经地义的事。”


      1997年,郭正英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内蒙古遭受雪灾,牧区的牛羊被活活冻死,牧民没有粮食吃。“那个画面让我印象太深刻了,我当时很自然地就想起我的童年时代。我们家也在牧区,小时候我放学之后就去放羊,放牛,所以对这些动物和牧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郭正英看完电视后内心感到焦灼不安,总想做点具体的事情。因此,他积极着手号召画界同仁办了个赈灾笔会,笔会得到画家的响应,这次笔会总共为灾区捐出了80多幅作品。


      书画作品里包含着作者的辛劳和智慧,体现着作者的灵魂和心智,就这么捐出去,舍得吗?被记者这样问时,郭正英说:“有时候,酝酿了很长时间画了一副自己比较满意的画,还是真是舍不得。但是如果捐助公益事业,就要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捐出去。”郭正英回忆当时捐画的情景:“这些画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再怎么舍不得,但是公益行为是做好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郭正英捐赠自己的作品达136幅。


      “公益活动以后我还会继续做下去。”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郭正英举重若轻。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2/2019-09-17/48672.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