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批评人才培养现状
1960年正式成立的中央美院美术史系是我国最早的美术史系,主要培养美术史人才、美术理论人才、美术批评人才、博物馆人才以及美术编辑人才等。除“文革”外,该系一直都在招生,现已发展成为人文学院。其他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陆续在改革开放前后、8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先后开办美术史系或美术史专业。目前,全国美术史系的本科毕业生有上千人,其中硕士生有几百人,博士生也有不少。这部分人当中,有一部分从事当代美术批评,他们分布在各个领域,包括出版社、报社、美术馆、画廊、自由职业(自由策展人、自由批评家)等,很多人活跃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大城市。
美术批评人才的数量在美术史研究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培养的美术史人才,主要进博物馆、出版社、杂志社或留在学校教书,这类人才的需求有限。由于艺术市场火爆,大量需要美术管理人才、美术经营人才和美术批评人才。而美术管理人才和美术批评人才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往这个方向流动的人越来越多,出现新的艺术管理专业,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很多。
美术批评职业国内外归属不同
在国外,美术批评家的职业往往放在艺术哲学领域。他们认为,从事当代美术批评的人,不一定要懂得绘画的技巧,或掌握绘画的手艺或技术,只要对艺术史、艺术哲学比较了解,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中国的美术批评人才大多数或多或少受到一些美术技巧的训练,比较了解美术创作实践和美术创作的甘苦;美术批评人才在美术史系里培养,必须要经过系统的美术史(包括世界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的学习,才能从事美术批评。
在中国,美术批评人才与美术史研究人才、美术策划人才、美术管理人才没有非常清晰的职业区分,常常两者相互交叉,严格说不够规范。在国外,美术批评人才与美术策划人才、美术管理人才是分开的,虽然有时也有交叉,但却属于不同的职业。
批评要把握好尺度
什么叫美术批评?无非就是对某个艺术思潮、艺术现象、艺术动向的批评,或是对某个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批评。当代美术批评人才中,无论是体制内的人,还是自由职业者,都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传统形态的艺术(如国画、油画、雕塑等)创作进行批评;另一种是专门对前卫艺术进行评论。此外,也有两者交叉的。
国外美术批评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严肃的美术批评,另一种是市场的美术评论。国外美术批评家的收费也非常高,而且有不少评论是受市场操纵的。在国内,严肃的美术批评人才需求非常有限,但针对市场的所谓美术批评人才需求量却很大。应将这两类美术批评人才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