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书法评论

深情注笔颂明灯

“八角楼里红灯通明”。当中国革命处于艰难创业的时期,毛主席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进攻和严酷地封锁革命根据地,党内机会主义者则怀疑是否需要和能否保住根据地,散布悲观论调。正是在那“大夜弥天”的年代,毛主席于l 928年秋冬之际,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的马列主义文献,指明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鸥洋杨之光创作的中国画《不灭的明灯》,描绘的就是在那严峻的历史关头和极其艰苦的岁月里,毛主席正在深夜写作的伟大而质朴的形象。

  山区十月的深夜,其寒可知。毛主席却还是和普通战士一样穿着单薄的军衣,仅有的御寒物不过是一条围在腰背上的粗毽。他用的是旧木桌.坐的是粗竹椅,虽然按照规定连以上干部学习、工作可以点三根灯芯,毛主席却总是为了节约只点一根。就在这青油灯下,毛主席彻夜不息,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写下了不朽的光辉著作!室内一片静谧。画家选取了一个含有深意的细节——毛主席在写作中间挑一挑灯芯,让光焰更亮一些。在画面出现的这一瞬间,满屋生辉,使人的视野超出斗室之内的乡间习见事物,联想到室外广阔天地的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毛主席的著作,是革命人民战无不胜的武器,毛主席亲手点燃和拨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静中有动,奔放寓于含境。作者正是用这样的气氛,烘托出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从容坚毅、思潮汹涌而又充满信心的伟大气概。

  中国画具有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强调意境.重在传神的特点。《不火的明灯》一画的作者,也正是力求在准确生动地塑造形象的基础上,运用布局的简繁粗细、笔法的刚柔虚实和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以期丰富表现力,使画面更有神韵。作者怀着革命激情作画,深情注笔颂明灯,更引起我们感情上强烈的共鸣。

    (1980年)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2/2019-09-17/49705.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