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书法评论

灵魂的震撼悲情的绝唱

——陈钰铭艺术解读与市场评析 
  陈钰铭在当代的中国人物画领域独树一帜,这不仅体现在其作品贯彻始终的悲情意识,对艺术题材选择的独特视角与艺术语言的创新上,更在于他对当今社会状况,人类的生存状态,艺术界现状的深刻认识上。他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总是力图把当前人类社会的问题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悲情的憧憬与忧患意识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人类的生存现实。

  在艺术语言方面,陈钰铭主要经历了两个创作的飞跃阶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是初步奠定他造型基础的一幅力作,但受黄胄刘文西、周思聪等的影响明显,场面大,人物表情与刻画方法遗留了毛泽东时代的影子,面部刻画与身体、衣纹的描绘还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描绘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的定格》这幅作品,是他创作历程上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幅表现众多人物的作品中,他把柯勒惠支的版画技法与中同传统的笔墨紧密结合起来,黑白的色块,排线式的衣纹处理,有力地解决了题材与形式的关系,身体上大量排线的采用,使得头部与身体的关系合理地解决,达到完美地结合。陈钰铭在艺术语言的探索方面主要汇集在三个问题上:首先他重视线的运用,但他不强调中心线,而是用版画的排线方式表达独特的质感与形式;其次他还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古代的人物画不重视背景,而他在这方面却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如《夜路》一画,漆黑的夜晚,一轮明月当空,人物活动的幽静氛围得到了较好的烘托,实现了满构图同样能取得宁静空灵的画面效果与艺术创新;第三点是他打破了黑白关系,为了满足画面的需要,他颠倒黑白,他认为创作不是模仿,不要求真实性,而要达到画面的理想效果,根据需要进行刻画。陈钰铭在造型上及笔墨语言上的深入探索,使得他顺利完成了传统笔墨向现代笔墨的有机转换。

  艺术题材的选择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陈钰铭出生在河南洛阳的东关小巷内,自幼与平民百姓生活在一起。1976年应征入伍,又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度过了十三年漫长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在1989年调北京解放军画报社任美术编辑后,又两次深入西藏采风写生、体验生活,而其间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及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课程的完成又使他的艺术体验得到了高层的发展和完善……黄土高原的凝重、质朴,西藏的苍茫、崇高,孕育了他独特的审美意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决定了他一生的构思源泉与创作题材,还决定了他一生艺术观念的转变。他的创作主要关注农村与城市的下层百姓的生存状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黄土高原系列、西藏系列与城市系列等。

  这三个系列紧密相连,以悲情意识为基调,以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视角,在不断的构思、不断的创作、不断的反思的基础上,三个系列有了跨越式的认识深度,实现了从技巧的积累到精神性的诉求的一个转换。黄土高原系列是他的第一个系列的作品,如《向日葵》、《古堰》、《老河滩》、《金秋》、《二月二龙抬头》等,他摆脱了刘文西等画陕北农民的红光亮、满脸皱纹、笑盈盈的文革时代的典型造型模式,他表达的是中国西部农民与苦难,与生活抗争的精神,真实的生活状态。在精神层面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腰鼓、唢呐、秦腔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表演,而是与驱除晦气,为未来祈福相关,欢乐的背后隐秘着悲情,苍凉的情调是黄土高原的一种精神内核,与黄土高原的真实生活协调而和谐。

  在西藏系列中,他开始关注绘画的精神性。当代很多画家都去西藏写生创作,对当地的生活作猎奇式的描绘,把西藏的人文、民俗、地貌作为一种优美的视觉符号语言传达出来。陈钰铭两次进藏,探寻西藏的精神要义,《天籁》、《圣湖》、《夜路》、《阳光》、《山巅》等,是他对西藏精神境界的独特的体会,凝重的笔墨,缜密的构成图式,宗教的氛围,画面墨气淋漓,浑然一体,突出了西藏净化人的灵魂,震撼心灵的纯净的感觉,强化了自我主观的意识,使他笔下的人物转化为生存关注和生命追问的载体。

  近年来,陈钰铭开始探索都市题材,他在这一题材中将精神的诉求更加强化,他用一种悲情的视角,表现废墟中的城市。并且将人与北京的关系打乱,把人画在废墟上,这不是人与城市的关系,而是用一个更宽广的视野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记忆碎片》.把河南一个小镇发现的一堆废旧汽车与现代人结合起来,由车祸而关注人类的生命,以不同于早期作品的新视角参加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都市充满了喧嚣,这也是社会转型期的典型标志,而城市中的废墟则成为这一标志中的耐人寻味的表现符号。《走出冬季》是陈钰铭近期又一幅都市题材的大幅创作,画家通过置身于灾难中的人群,对都市人普遍存在的麻木、冷漠和迷茫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

  还有很多他未完成的系列,他讲起来才思泉涌,这些他生命中真切的感动与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常常激励着他继续创作。军人与战争是他最近常常思考的问题,他认为在这个时代不能站在政府的立场上,画毛泽东时代的歌颂军人的形象,我们应该反思战争的非正义性。《战俘》是他新近构思的一个腹稿。

  陈钰铭的小品画主要取材于儿时的经历,套麻雀、背小篓、采野花、摘桃子、拽着老汉讲段子、河南舞阳县乡下、儿时外婆家周围的景色、小河流水、杏花桃花等,画面朴素而单纯,真切而生动。

  陈钰铭的画作频频入选重要的展览、书籍,并获得大奖。1996年《天籁》等作品参加国际艺苑水墨延伸展、同年《天籁》再次获首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银奖,《向日葵》入选八届美展并获奖,作品《历史定格》、《天籁》入选《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1998年《古堰》参加首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1999年《大河上下》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作品《天籁》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全集》 2000年《京西六月》、《月挂城东》参加深圳第二届水墨双年展;2001年《走出冬季》参加2001水墨延伸中国画展、《天籁》参加百年中国面展、作品《艺人韩贵山》及《五哥与兰花花》入选一、二届北京国际双年展;2005年《记忆碎片》入选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尤其在同年政协举办的北京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中,以作品自身高超的艺术水平及强烈的画面震撼力,强势入选北京二十人展。

  陈钰铭的画作艺术价值极高,市场也很沉稳,但横观整个艺术市场的状况,他的市场价格远远没有达到其艺术水准本身应有的价值,这与他在艺术市场中一直很低调,拒绝商业性刊物的宣传,坚守自己的创作原则有直接的关系。他的画在市场上流通的少部分是创作,大部分是小品。其中创作每平尺为30000元。小品2000年左右首次进入市场,每平尺500元;2002年河南藏家将价位抬高至每平尺2000元;2003年山东藏家介入,画价涨至每平尺3000元;2004年至2005年每年升幅1000多元;至2006年,已浮动到每平尺8000至10000元;陈钰铭的人物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其逐渐扩大的收藏底盘,平稳的画价,决定了他的巨大市场潜力,具有甚大的收藏价值与市场回报率。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2/2019-09-17/49956.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