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禹海亮的重彩画作品里,我们可以找寻到一种厚重而轻盈的创意,在一座座重重叠叠的大山里头,一个个美丽的苗家女,像山花一样遍地盛开。从他的金属一般坚硬的色彩中流淌出来的千姿百态的苗家女,让人顿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喜爱。
禹海亮是一个很率性的实力派青年画家,他在绘画上的天分早在大学期间就已显现出来,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大部头美术作品精选中,就有他学生时的习作。有时候我想,作品中那厚重的大山巨石是怎么一笔一笔的画上去的?就是用岩石一块一块的往上砌,也并非这么的凝重而充满美感。
在我的印象中,禹海亮是一个很玩命的人。他的玩命,首先表现在酒桌上,出生在怀化大山里的禹海亮,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头发胡子好象几十年没有理过,第一次看到他,就觉得他满身都冒着匪气,和《湘西剿匪记》里面的榜爷有几分神似。他喝酒的时候,也是他最放松的时候。豪爽的个性使他在酒桌上的表现非常突出,只要你稍不注意,一瓶啤酒就底朝了天。和他在一起,就自然地少了许多客套,少了许多多余的形式。和他喝酒,就可以开门见山地直接进入主题,然后一瓶一瓶地往下喝,往往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就像上了一艘正在往河中心开的船,不搞醉几个,这船是不会靠岸的。禹海亮的玩命不仅表现在酒桌上,还表现在画桌上,只要他一钻进画室,一连就是几天几夜不出来。那些色彩斑斓的石头,那些长像古怪但坚硬无比的大树,那些身着苗服、头上戴满银饰的美丽苗女,便会活生生的从他的笔下生长出来。由此可见,禹海亮并不是一个只会大碗喝酒大声说女人而且胡子拉查头发也很长的粗人。显然,这一系列的所谓的缺点,恰恰证明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所为。
禹海亮常常奔走在苗乡侗寨,体验高山少数民族的生活。他的作品大多以大山、苗女为主要素材,而且以《岜沙系列》、《苗女系列》等为之命题。这样的一刚一柔,有力地表现了苗家女在大山里的地位和她们所付出的血汗和劳动,是她们的勤劳喂养了大山的儿女,是她们的美丽装点了山村的秀色。画家把握了苗家女从内到外的美,同时也把握了整个作品的灵魂。在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禹海亮完全放弃了一些画家过重于以线条展示人物的个性和人物心理的活动、以及人物生活的环境,他以一种特别质感的色彩为人物立像,并把她们一个一个地开放在大山深处。他用版块的渲染进行山花、树木、小溪等环境的布局和穿插,使整个画面既融为一体又层次分明,使整个作品新鲜、厚重、完美。
禹海亮不仅在绘画中善于结构变化,而且非常喜欢在色彩中进行时空表达。他常常以微薄的色彩作为铺垫,使得整个画面丰满、透明而且饱和,那种浪漫,有“风起云涌在千叠,泉响山间马帮来”的时空观念和空间意象,如《清泉·之四》、《清泉·之五》等作品都有这样一种艺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他创作的《月夜》,以及新奇表现,将苗岭风采和苗家女绘画得非常可爱,富有轻喜剧色彩,充满浓郁的少数民族生活气息;他用一些复杂的绘画语言进行人物动态体现,充分表达了苗家的生活方式和崭新的生活环境,使频繁而跳跃性的生活空间布置得新锐而健美,其间苗家的山山水水,以及郁郁葱葱的树木林带,还有苗家女们一身特色装束皆焕然一新。从画面的角度上来观察,禹海亮是将具象的生活环境,经过一阵酝酿之后,瞬间以抽象砌笔而成形的;他在浪漫而闪烁的背景中,提炼出一种完美的印象,转而使画面充满幻境,形成意识流结构。这种技巧,接近于西方小说意识流和西方摄影蒙太奇。其间《和风》的创意独具匠心,有近百名苗女引吭高歌,远看千家万户繁华似锦,细看又觉百花争妍总是春。
禹海亮的画,着重于创新,注重于写意,在形式和内容的相应完美上,有着与众不同的交叉点。欣赏禹海亮的作品,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事情,也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心灵享受。他湘泉一般让人沉醉的苗寨和美丽如花的苗家女,久久的流淌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