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西泠印社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在杭州世贸君澜大饭店圆满落槌,这场为期4天的秋拍共涵19个专场,总成交额为10.8亿,总成交率近92%,其中岭南雄风•黎雄才书画作品专场、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西泠首届中国陈年名酒专场、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四个专场的成交率为100%,此次秋拍不仅创下了西泠拍卖历年来的最好成绩,也成就了中国南方艺术品市场的最高纪录。
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先生表示:“这次秋拍,是我们从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场次最多、广度最大的一届。参与的人也最多,我们的号牌数从原来的1000张增加到1500张。整体来说,近92%的高成交率和创下多项拍卖纪录,说明我们从文化和生活的角度去推出艺术品和奢侈品,得到了藏家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也说明我们国力的强盛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表明艺术品市场,尤其是南方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了更成熟的阶段。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这次秋拍拉动了周边很多产业的发展,文化艺术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效应得到了更进一步的体现。”
西泠始终以文人情怀和美术史的角度梳理收藏脉络,从拍卖会现场和最终成交结果来看,市场对于能代表艺术家文化涵养及艺术修为的拍品更为关注,中国书画尤其是古代书画作为西泠拍卖的传统强项,诞生了多项个人作品最高纪录,八大山人《竹石鸳鸯(芙蓉鸳鸯图)》以1.187亿的成交价刷新其个人单件作品成交纪录,再度确立了西泠在中国书画部分的优势;文房清玩包括印砚和杂件各专场都保持了一贯的特色,表现稳健,受到诸多藏家的喜爱;西泠首次推出的古籍善本专场吸引了国内古籍藏家前往杭州,其中清乾隆时期的顾广圻批校本《战国策》三十三卷从20万起拍到800.8万成交,打破了古籍批校本的成交纪录;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呈现出国内外新玉收藏的热度,马进贵、袁广如的《金银错镶宝石福寿瓶》以212.8万元的成交价成为全场标王,海派、浙派、苏派多位玉雕大师的佳构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现当代油画及雕塑专场也取得佳绩,颜文樑的《鸦舟》694.4万创下其个人作品世界拍卖纪录,老一辈传统油画家以及当代名家的优秀绘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陈逸飞的《上海滩》以2016万成交。
此次中国书画部分包括古代书画作品专场、近现代书画作品专场、海上画派作品专场、西泠印社社员作品专场、元烨堂藏中国书画作品专场、上海衡山宾馆藏中国书画作品专场、岭南雄风·黎雄才作品专场、中国成扇专场等九个专场,总成交额为7.62亿元,总成交率为93%。
古代书画作品专场包罗了明清书画大师的佳作,八大山人《竹石鸳鸯》成为这一专场成交价最高的拍品,这幅作品作于1705年,代表他风格最成熟圆融的阶段,此画还有民国高官马步瀛和近代著名实业家陈仙洲的藏印,出版多达十余次。画作构图取对角倚斜之势,两鸳鸯依偎于巨石之上;右上危壁兀立,有芙蓉扎根壁上,咫尺之间,意象萧远。从3500万起拍,经过数十轮的竞价,最终以1.187亿元的成交价创造了其个人单件作品的最新纪录,也是南方艺术品市场迄今为止的最高价拍品。“这是我们第一件过亿元的拍品,我认为这一方面代表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表明经过我们6年的努力,进一步推动了南北艺术品市场的平衡,也体现了具有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武林画派代表大师蓝瑛的《四季山水》兼容文人画风与浙派风格之长,以2856万元成交;袁江、王云、陈卓、施淳为惠翁先生绘《四景山水屏》从100万元起拍,最终成交价1142万元;黄宾虹的《临流结茆图》成交价为1300万;倪元璐《古木遥山图》1000万成交……古代书法部分也值得关注,邓石如隶书《是清风明月之庐》从300万起拍810万成交,伊秉绶隶书《五言联句》以600万成交,王宠小楷《千字文》以520万成交,超过底价数倍。
近现代书画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张大千、齐白石两位南北大家的作品都获得了关注。张大千的《仿吴渔山凤阿山房图》从60万起拍,2000万元成交;齐白石为叶浅予作《花鸟鱼虫册》从80万元起拍,以2700万元成交。值得一提的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葫芦图》从15万起拍,以510万成交,再创吴昌硕作品佳绩,此外,任伯年、陆俨少、潘天寿、徐悲鸿、谢稚柳、傅抱石等近现代书画大师的作品也大多以超过底价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成交,体现出作品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中国成扇、黎雄才作品等专场也都延续了春拍时的态势,反响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