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将迎来拍卖高峰期,其中香港苏富比和北京保利等春拍上,海外藏品均成主角。面对很多海外藏家的中国高端艺术品,有业内人士也表示,目前拍卖上出现的藏品还未及海外大藏家的“九牛一毛”,藏家收藏仍需理性,切勿跟风。
各大拍卖会均有海外藏品专场
3月22日,中国嘉德2011年首场四季拍卖会以6.4亿元收槌,这也拉开了2011年各大拍卖行春拍的序幕。4月3日、5月17日、5月19日,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卖均将开始进行预展和拍卖。
与往年相比,来自海外知名收藏家的不少中国艺术收藏品将露面,并成为今年春拍上的焦点。如在香港苏富比连推两场海外藏家专场,其中《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专场,拍品全部来自比利时艺术收藏家盖伊·尤伦斯男爵珍藏。总估价高达9.4亿港元,号称“历来最高估价之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拍卖”的主办方北京保利也透露,2011年春拍征集到的古代书画大多来自海外秘藏,其中不乏沈周、郑板桥、张大千等名家精品。
拍卖上跟风不大可行
据有关数字显示,2010年,佳士得全球拍卖中有20%的成交额来自中国买家。今年的春拍上,如油画、古陶瓷类,这些精品也成为不少国内藏家甚至东莞藏家的聚焦的焦点。
据东莞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总值的猛增,不少资金已经从股票、楼市转移到艺术品投资上。但买家仍需要注意,尽管今年有众多精品出现,但在购买时切勿冲动,而是要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出发,仔细估量后再做打算。
尽管目前呈现出中国古董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但买家也要注意,拍卖价一般高于市场价,特别是现在古董买卖中投资的比例较大,也从一定程度上造成拍卖价格的虚高。在日本,20世纪80年代,许多企业和大富翁都把目光瞄准高价位的西方艺术品,梵高的《向日葵》曾拍出8000多万美元的高价,但在二次交易时,价格仅为2000多万美元。
对于在拍卖会上真正淘“宝”的人来说,是不会跟风竞拍被买家竞相抬价的焦点藏品,而是会“捡漏”,从两方面来评估拍品的价值的,一方面是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格,另一方面则是市场价格以及藏家需求。
海外藏品讲求流传有序
据北京保利介绍,在各大拍卖中,除了海外知名藏家外,也吸引了不少袭父辈家藏的新藏家的参与。
那么,究竟这些新藏家的藏品是否值得购买呢?东莞旗峰山艺术博物馆馆长王跃庆介绍,苏富比、佳士得、保利、瀚海等大型拍卖公司的拍品中,尽管避免不了小部分有争议的作品存在,但其专家团的鉴赏水平是圈内公认很高的,拍品相对有保证。在拍品上,还有几点普遍认可的准则,一是国外知名藏家的藏品,基本是少有藏家怀疑的。二是藏品讲究流传有序,比如说在某一国家级展览馆展览过,或者被知名人士收藏过、或者出版物出版过的藏品,都是值得购买的。三则是稀有,如宋代的“汝、官、哥、定、钧”窑出产的瓷器闻名于世,瓷器存世量稀少,弥足珍贵。
业内人士也表示,若买家本身对于拍品并不熟悉,则最好请行家帮忙把关,目前东莞已经收藏圈也已有“买手”出现,这些人拥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并对收藏市场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