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拍卖

康熙瓷器与宫廷艺术珍品特展4月29日保利开幕

在中国封建帝国的历史上,康乾盛世是最后的一座高峰, 在1662 - 1795这短短的133年间,清帝国的国力达到了空前的强盛,并创造出辉煌璀璨的物质与文化文明。在经济与财富同样繁荣富庶的今天,沉珠百年的康雍乾宫廷艺术珍宝,纷纷在海内外重见天日,并受到收藏家们的热烈追捧,屡屡在艺术品市场上创下令人目眩神迷的价格,仿佛昭示着又一个盛世重临。

  清三代官窑瓷器向来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的主角,历久不衰,中外闻名,说明了它永恒的艺术魅力得到了中外收藏家们的认同。其中,雍正与乾隆的作品,一直高踞榜首,而康熙官窑瓷器则相对长期受到忽视。这是由于康熙时期瓷器的烧造时间跨度长,数量多,艺术风格多样化,同时也缺乏系统而可靠的分期断代标准来鉴别,故造成了一些了解认识上的误区与障碍。致使对康熙瓷器的收藏鉴赏远落后于雍乾作品。但是康熙窑实际上是雍正和乾隆窑的奠基石,它承接了明朝御窑厂的成就,发展并孕育了更多更新的烧造技术与材料,并创造性地开发出多种崭新的艺术风格与形式,为清代景德镇官窑瓷器的制作能迅速攀登上中国陶瓷艺术巅峰,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仁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在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是顺治的第三子,因幼年时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被顺治选为继承人。他八岁继位登基,在位六十一年,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六十九岁,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这位身上流淌着汉、满、蒙古三种血液的伟大君主,奠定了清王朝兴盛的根基,亲手开创了辉煌近百年的康乾盛世,他的文治武功均赫赫有名。他天生体格强壮,精力充沛,曾自言:“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在武功方面, 康熙帝的第一个伟大贡献就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中国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文治方面, 康熙皇帝自幼培养出来的好学,苦学,博学的学习精神,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康熙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涉猎外国语言,并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毛主席曾评价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他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纂了六十多种重要的文化与历法典籍,如《康熙字典》、《律历渊源》、佩文韵府》、《清文鉴》、《康熙全览图》、《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等,其中大约有二万卷,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财富。他也积极向来华传教士学习代数、几何、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甚至钻研和翻译西洋科技书籍,被李约瑟博士称为“科学的皇帝”。此外,康熙还修建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热河木兰围场,他的孙子乾隆又继续兴修三山五园(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这样就把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推到了一个最高峰,清朝园林的兴修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文明遗产。

  康熙官窑瓷器的烧造,于臧应选等人在康熙二十年二月抵达景德镇御器厂驻厂督造之时而宣告正式开始,在此后大约四十年间,康熙瓷器的制作,无论是在艺术成就上、数量规模上、品种花样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历来的最高水平。康熙瓷器的艺术代表作之一,就是富有浓厚的文人气息的青花瓷,如展品中的青花诗画《后赤壁赋》笔筒,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以及青花花神杯,这种把诗书画艺术结合在瓷器上的手法,充分体现出康熙帝重视文教和文人的态度,以及他本人儒雅的艺术品味。富有鲜活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五彩瓷,也是康熙瓷器中的奇葩,这也是一直以来西洋鉴赏家收藏家们对康熙瓷器的主要印象,所以展览的英文名字是 Shimmering Romance,就是点题强调了这种来自生活中的热情和情趣,如五彩《西厢记》人物故事棒槌瓶,就是典型作品:一幅家宴图,一组惟肖惟妙的人物神态,在硬冷的瓷面上却能营造出一幅温馨动人的生活画面,实在是后来的雍乾官样瓷器所无法达到的一种艺术高度。康熙窑独创的豇豆红与郎窑红,更是闻名遐迩,风靡中外。展品中的一组豇豆红印色盒,镗锣洗及太白尊,都是最常见最典型的代表性作品,而一件器型口径达22厘米的豇豆红大碗,则显示出康熙豇豆红釉作品的多样性,是件罕见的珍品;另有一组华丽璀璨的郎窑红器,则完整而全面地呈现出一直以来颇有争论的康熙郎窑红瓷器的全貌,相当难得。到了康熙晚期诞生的瓷胎画珐琅器,成为了清代乃至整个中国陶瓷史的一个高峰,在时人与后人的中外有关文献中,均给予了瓷胎画珐琅器的艺术成就无数高度赞美之词。珐琅彩器这种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则在展品中的御制珊瑚红地珐琅彩九秋同庆小碗上一展无遗。其他一同展出的各式宫廷礼乐器文玩器物、掐丝珐琅与宫廷佛造像和宫廷缂丝,也是真实地反映了康熙一朝在富裕的国力和充沛的艺术创造力支持下所制作出来的艺术辉煌,与流光溢彩的瓷器一起,完整地呈现出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康熙宫廷艺术长卷。

  本次展览将于4月29日开幕,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30日当天配合展览将推出由正观堂主人梁晓新,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的专题讲座。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1/2019-09-05/21772.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拍卖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