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蘇富比中国艺术品主管仇国仕先生对中国藏家来说并不陌生,但大家或许更熟悉他的祖父,仇炎之先生,一位传奇式的华人藏家。仇国仕先生起初对艺术金融并不感兴趣,但是在蘇富比的实习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仇先生向记者说道:“艺术金融最大的魅力在于,你可以接触到更多层面更多样化的艺术品。当然,博物馆中的艺术品也相当精彩,但博物馆多是仓储式的,拍卖行自然流动性更大,并且通过‘我’实现了这件艺术品的价值、流动,这种感觉很棒!”仇先生的言谈举止,无不显露出其对中国艺术品的喜爱和自信。但仇先生似乎有羞涩的一面,对着摄像机,他坚持讲英语,因为讲国语会让他有点紧张,仇先生的国语水平也很不错,但还是不如英文来得流利。
话题回归到蘇富比秋拍,玫茵堂自然首先被提及。玫茵堂是欧洲最著名的私人藏瓷也可以说是至今为止最著名的私人藏中国瓷器。但是买家在欣赏精美的瓷器的同时,却忘却了玫茵堂主人在这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及50年坚定不移的信念。仇先生开篇就强调了玫茵堂的历史渊源。
在玫茵堂藏瓷的众多精品中,仇先生重点对两件作品做了解说。一是永乐青花梅瓶。这件梅瓶首先是体型巨大,花果纹的画工精湛,一般这一时期的梅瓶都是绘以6支花果,而这件却是10支。青花的发色也很完美,钴料所特有的黑色痕迹,显示了其十五世纪初的身份。如此精品,用仇先生的原话说“在我看来是真正的大师之作。”
另有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粉彩自十八世纪被发明以来,就彻底的改变了中国瓷器的面貌。这件瓷器是一件比较早期的粉彩的代表,从它的身上,你能体会出,工匠们正尝试用这种新的工艺来设计、绘制出三维的效果,以及不同色调微妙的调和。
仇先生认为这些御制瓷器正是当下市场所追捧的对象,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每一季蘇富比的拍卖都会迎来很多新的藏家,这些新鲜的血液注入到市场中,他们第一眼看的就应该是明清官窑,因为它们精美。经过严格的挑选,也相对“直白”,易于藏家接受。宋代的瓷器也很好,但是它需要更多的鉴赏能力。
对于这次玫茵堂(II)秋拍,仇先生有十足的信心,尽管今年春玫茵堂第一部分的拍卖不甚理想,他认为主要原因应该是受5.5亿天价乾隆粉彩瓷未能付款的谣言的影响。今天,除了中国藏家,也有很多美国以及欧洲藏家在收藏高端中国瓷器,所以这场拍卖实则是面向全球的。
除了玫茵堂珍藏,仇先生特地对一方雍正御玺做了特别及详细的介绍。乾隆的御玺是拍卖场的常客,偶尔也会看见嘉庆的、康熙的,但是对于苏富比来说,这是首次见到雍正的御玺。雍正皇帝在位时间短,据史料记载,所使用过的御玺也不过就50方左右,而大部分都是由寿山、田黄或者是芙蓉石制成的,仅有5方御玺为玉制。所以今天我们何其有幸可以见到其中一方!这方御玺更有意思的是,它并非清代雕刻,而是一块元代传下来的老玉,或许是雍正帝见了此玉甚是喜爱,于是便让工人将其翻刻。之后,这件玉玺又几经流传,被法国著名吉美家族所收藏。
仇先生在最后还补充道,90年代初,人们刚开始收藏玉玺时,只是把他们当作普通的玉雕来收藏,看它们的材料、雕工。但是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它们的价值,远不是其本身,而是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雍正玉玺的稀有加之吉美珍藏,这方玺印的价值不言自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