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玩意身价超两重器之和
2012年春拍,中国嘉德“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于上周六开拍,全场35件拍品悉数易手,总成交额达到12671万元。其中“明 周制 鱼龙海兽紫檀笔筒”拍前估价高达1200万~1800万元,最终以5520万元成交,刷新了木质笔筒的拍卖成交纪录。在次日的“胜日芳华——明清古典家具集珍”专场藏家云集、竞投热烈,最终以1.7亿元收槌,成交比率高达94%,其中由香港藏家王家琪及洪建生收藏的重量级家具藏品,目前所知最大型的、独板案面的条案之一——“明末清初黄花梨独板大翘头案”以3220万元摘得头筹。此外,“清早期紫檀三屏风攒接围子罗汉床”以2070万元易主。
记者对比发现,一件小笔筒的身价竟然高于黄花梨、紫檀等两件“大块头”成交价的总和。
流传有序增加文化附加值
目前市场上多见明清笔筒,虽形制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富。木制笔筒在明清之际较为流行,有紫檀木、黄花梨、黄杨木等,技法与竹雕大同小异。
行家李先生介绍,除了基本的材质与工艺外,文玩杂项的收藏更应注重文化附加值。例如此次拍出天价的“明 周制 鱼龙海兽紫檀笔筒”,它是我国著名文物收藏家王世襄先生的旧藏,质地为名贵的紫檀木,器表满是浮雕鱼龙海兽,龙纹的气势摄人魂魄。更重要的是,此笔筒曾经有过重要著录,在《中国美术全集》出版过,现今又出自“翦淞阁”。“翦淞阁”多年来专业收藏和研究文房清供。正因为有如此显赫的“经手人”,这件小玩意才能脱颖而出,创出了木雕笔筒拍卖的最高纪录。业内人士预测,文玩杂项有可能成为今年拍卖市场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