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市场里,所谓预展是指拍卖公司在拍卖之前的三天或者两天对所拍物品进行的公开展示,以供买家对拍品近距离,面对面的观赏,发挥了一个最基本的展示职能。在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不仅仅是拍品的成交价和日益壮大的买家群体,预展作为当初仅发挥基本展示职能的存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拍卖公司赋予了预展更加丰富的内容和职能,与公司企业品牌的建立和对外宣传都挂上了钩,拍卖公司和如今藏家买家们都对预展给予了更高的要求,基本的展览展示已经不足以应对高速发展的市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如今就算“酒香醇浓烈”,但在一条长街全是酒庄卖酒的情况之下,各位“酒庄”老板们就要思考如何才能体现自家的“酒”,让自家的“酒”更加被人们所熟知了。这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规模上,去年秋季拍卖虽然市场行情出现了调整,市场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但预展规模之大,展览手段的多样化却是往年拍卖所无法达到的。特别是处于艺术市场第一阶梯的公司,保利、嘉德、匡时的展览现场足以用气势恢宏来形容,在如此的规模之上又都体现了各子公司最大的特色。嘉德在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大厅内搭起的巨型展板,形似牌坊,令人过目难忘,老牌公司散发的气质溢于言表。保利大手笔的包下农展馆进行拍卖预展,可谓是国内拍卖公司的一种创新,处处透着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而匡时的展览地点同在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却搭建出了与嘉德完全不同的风格,匡时拍卖对于拍品的深入挖掘同样体现在了预展上,对于细节的精心设计体现了匡时的一种人文情怀,将公司文化和展览设计融为一体,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体现。
当然,在展览手段不断升级的情况之下,这对于艺术品本身也是一次很好的美容机会。由于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拍卖公司呈现了一个井喷的发展态势,一时间对拍品资源的过度挖掘造成了艺术品资源的匮乏,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从而产生了人们所说的“熟货”。面对每年或者短时间内不断在市场中能够见到的拍品,买家们自然感到兴趣缺缺,起码在预展或者竞拍之时,这些“熟货”很难对买家的肾上腺素产生刺激。这次中情况之下我们所谓的给艺术品“美容”的意义也在于此,既然不少藏品都是“熟货”,通过如今多种多样的展览手段进行展示,以期在外包装上给人一种新意,这也不失为一种拍卖公司营销的手段,展览展示手段对于拍品本身的重要性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