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拍卖企业标准化时代到来了。随着中拍协发布首届文拍企业达标名单,拍卖企业各自为战,暗箱操作的行为将大为改观,但离中拍协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全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刘幼铮的理想状态还相差较远。“全国共有300多家拍卖公司符合评审标准,结果只有74家企业自愿申请评审,44家最终达标,这个比例并不算高。”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刘幼铮也坦言,达标其实只是最基本的条件,“并不是说达标了,一切就完美了。”
成都商报:达标到底意味着什么?
刘幼铮:达标其实就是一家企业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比如库房应该有报警器,不许当会议室,不许当摄影室。我可以实话实说,现在有些企业连这些都还达不到。
成都商报:达标能对拍卖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幼铮:产生激励与刺激的作用。评出来的44家企业多少还有些荣誉感,他得为自己的荣誉而努力。而那些没能达标的企业也希望通过整改,尽快达标,毕竟达标企业的信赖度会更高。我们扛了一面大旗,就是标准大旗,不达标说明他们并不符合我们的标准。
成都商报:那能不能“扬善除恶”,整治那些问题严重的拍卖公司?
刘幼铮:这个并不能。我们这个标准是行业标准,行标是建议性的。所以并没有什么惩罚,如果有,就是评上的达标企业出现问题,我们让你出去。
成都商报:标准化能否规避拍品的真伪问题?
刘幼铮:“拍假”仍然会存在。因为艺术品的真假是世界性难题,几千年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说标准化就能杜绝一切假的东西?那不现实。不过,你明知道是假的还往里放,或是看都不看拍品就往里放,甚至虚高拍品的起拍价格,这些却是流程里明令禁止的,是可以做到的。
成都商报:那能否说达标的44家企业里就不会有“拍假”的存在?
刘幼铮:不能这样说,只能是相对而言要好一些。
成都商报:去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可谓到达高峰,动辄上亿的拍品出世。但也有新闻说,不少的卖家最后并没有收到钱。这种拖款甚至拒付的现象,在标准化达标企业里能够杜绝吗?
刘幼铮:拖款、拒付属于拍后交割的问题。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依照程序,登记买方的身份,交纳保证金,签署竞买协议,现场进行记录,并在拍品拍出后拍照签名,以保存证据。如果有买家真的拍后拒付,拍卖公司可以走法律程序。不过现在想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拍卖公司并不多,究其原因,走法律程序时间会很长,而且执行起来比较难。而且还有人情世故在里面,通行的做法是企业自建黑名单,但都不治本。我们正在考虑建议将拍卖信用与银行的信用挂钩,如果真能挂钩,我看也没谁敢拍了后不付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