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拍卖

西泠秋拍:张大千《纨扇仕女图》赏析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画家,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其画作题材多变,白描、水墨、重彩等表现技法无不擅长,不仅留下大量的山水画,而且其笔下的花鸟与仕女画,均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张大千早年师从海上书法名家曾熙、李瑞清,得画理和鉴赏之道,后在李筠庵的影响下,临仿石涛画迹。他博学杂取,转益多师,深得古法,受传统文人画精神的浸染。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后半期开始,张大千已在艺文界初步展示了诗书画方面的才华,而在四十年代初赴敦煌临摹壁画后,画风的转变以及出国后泼墨泼彩的诞生,都助其实现了艺术上的重大突破。

  仕女画是张大千人物画的重要题材,在其艺术生涯中,他于人物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张大千晚年曾总结道:“绘画中,人物、动物最难,我初学画时,就是从人物着手画起,后来才改学山水。”二十多岁时,他的仕女画就被誉为“张美人”。叶公绰欣赏张大千画,曾谓之曰:“人物画一脉自吴道玄、李公麟后已成绝响,仇实父失之软媚,陈老莲失之诡谲,有清三百年,更无一人焉。”力劝张大千弃山水、花鸟,专攻人物,振此颓风。张大千受其启发,而后去敦煌、榆林近三年,临摹魏、隋、唐、宋壁画,画艺大为长进。张大千研究中国画传统,其早年的人物画,吸收古人的长处,气息还是源自明清,有明清仕女画的遗意。仕女造型清瘦,赋色柔丽,以水墨绘就,具有文人画清润秀逸的特质。自敦煌归来之后,他的人物画在造型、笔墨及赋色等方面,受到敦煌壁画艺术的影响,因而改塑一代仕女人物画风,进入了全新的创作阶段。张大千吸收了敦煌壁画的恢宏意藴和唐宋以来古人审美的精华,弃明清以降仕女画的文弱,体现出女性的丰腴健美及雍容华贵、风格清新绚丽。其人物画基于传统又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此件《纨扇仕女图》即是张大千赴敦煌前所作,时年三十四岁。张大千二十年代的作品目前见诸记载已为罕见,此轴即是其少见的早年仕女画作品。从画中人物造型和画风来看,张大千从明清人物画家中吸收养分,用笔已较为熟练,是潇洒秀逸、疏简清新的小写意风格。

  从画上题识来看,此幅仕女画用的是陶渊明《闲情赋》的诗意。读《闲情赋》,其中充满了情之流荡,以淋漓尽致大胆离奇的幻想铺陈对佳人的依恋、追求和心愿难遂后惆怅万千、无可奈何的悲苦之意。“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佳人的姿容德操令人动情。“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悱恻缠绵、如痴如醉、或欣或悲中,抒发出对佳人的心绪感受,诗人愿与佳人肌肤相亲、形影相随,共欢乐、分忧愁、不分离。想来张大千读到此赋,亦是激情澎湃。他有着一颗诗人般的心,对于女性具有极高的审美力,想那青梅竹马的恋人、有缘无份的红粉知音、异国的恋情,张大千也有儿女情长、性情率真的一面,此《纨扇仕女图》的画境或许正契合了大千先生对佳人的心许神会。

  从画作年代来看,此顷,张大千先生与兄张善子正隐居于嘉善南门瓶山脚下的来青堂。张大千正是闲居之时从陶渊明的赋中得到灵感,由此绘成这件仕女画作品。他认为画仕女“更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图中女子脸蛋微倾,意态袅娜,画家笔韵生动,线条洗练,把佳人美目流盼、楚楚动人的神态及内心世界刻画了出来。画风清新俊逸,体现出画家对于佳人的审美感受。可以说,张大千对《闲情赋》的感怀,传达出先生的雅韵,与其思想风貌一致。此轴品相亦佳,值得珍视。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1/2019-09-05/26796.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拍卖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