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拍卖

华嵒《竹溪六逸图》亮相北京亨申2013秋拍

    华嵒《竹溪六逸图》,立轴 设色绢本,183×100cm,约16.5平尺。华 喦(1682-1756)

  竹溪六逸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83×100 cm,约16.5平尺

  来源:日本中西文三藏。

  出版: 1、《中国书画—人物篇》P116,光復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10月出版。

  2、《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8)》P6,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著录: 《流失海外的国宝—文字卷》P261,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竹溪六逸图》取材于唐代六高士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于山东泰安以文相会,品茶酣歌,掩映于竹林的逍遥隐居生活。历年拍场上以此为题的艺术品不在少数,无论是书画作品或各类器物。其中,正处於师董巨时期的中年张大千所作淡彩《竹溪六逸图》笔法高古飘逸,最为出彩。由此可见,无论是竹溪六逸、竹林七贤抑或其他,此类高士雅集的历史故事,为历来文人画匠所热衷的绘画题材。

  此次亮相亨申秋拍的华喦《竹溪六逸图》尺幅巨大(约16.5平尺),品相完好,笔法精到。纵观全图,诚如著名华喦研究学者阮荣春为此图所评述:“…山溪潺流,由远而近,透过山涧云烟,流经茂密竹林,曲曲弯弯注入丛竹掩隐的溪潭;竹林间,六高士或饮酒品吟、或著文欲书……好一幅世外桃源景象。是图人物、山石以及竹林的表现均极为精彩,为华喦代表作之一。”不同于张大千的《竹溪六逸图》侧重于人物表现,更不同于其他扬州八家成员之墨狂姿癫。华喦的这幅巨作,无论是师造化而拟黄大痴的远山配景,重画意而归写真的繁竹潺流,更有取陈老莲之笔意,人物形态又更隽妙的逸士侍童,景物和人物的布局章法远近有致,画面亦真亦美,完整的重现了故事的场景,气势恢宏引人入胜。

  不得不提的是,此幅《竹溪六逸图》在上世纪便得到了诸多权威书画鉴定家的认可。徐邦达彭本人等历经多年悉心筛选编辑而成的《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陈文平花费十年旁搜远绍而出炉的《流失海外的国宝——文字卷》、以及八十年代光复书局出版的《中国书画》之人物篇中,都纷纷将此作收录且著录出版。

  出生于普通手工业家庭,多年以鬻画为生的华喦,早年愤懣离家,流寓他乡,饱受权贵歧视。历尽数十载的绘画磨练和沉淀,终从清初康熙年间《钱塘县志》中的“方伎”变为清末被众达官贵人胜誉之“先达”,并出版自书诗集《离垢集》。华喦的一生从入世到出世,晚年再以玩世的心态看待一切,思想以“离垢”为渊源,社会理想则更向往桃花源式。离垢之华喦,画以隐于竹溪之六逸,这无非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诗所不达之意,画已述,望识者宝之!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1/2019-09-05/28324.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拍卖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