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藏拍 > 收藏

大众收藏莫因天价纪录而疯狂

  低迷许久的拍卖市场,似乎一下子在这个春天迎来了复苏的迹象。

  6日,保利香港2016春季拍卖会圆满落槌,12场专拍总成交额达12.67亿港元。其中,吴冠中的《周庄》以2.36亿港元成交,在刷新吴冠中个人作品拍卖纪录的同时,更创下中国现当代油画最高成交纪录。国画家崔如琢的《飞雪伴春》则以3.06亿港元成交,创在世国画家最贵作品纪录。此前,在香港苏富比2016春拍“中国书画”专场上,张大千创作于1982年的《桃源图》以2.4亿港元落槌,加上佣金共计2.7亿港元,创造了张大千作品的拍卖纪录。苏富比亚洲CEO程寿康就表示,“超过一半的拍品都以高于最高估价售出,显示了市场依然对高质量的艺术品抱以热情。”

  可是,春天真的来了吗?知名收藏家孔祥东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别把一两个所谓‘天价’当成‘迎春花’。在整体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收藏市场不可能这么快复苏。”那又如何解释“连破纪录”的现状呢?对此,孔祥东解释说,“再低迷的市场,也不妨碍‘好东西’的出现。能拍出这么高的价格,是因为它们的确值这个价。但这只是个案。大众收藏,不能因为个体的纪录而陷入疯狂。”

  《桃源图》是张大千晚年最重要的泼墨泼彩作品。此画与其生平最后巨制《庐山图》的创作时间相仿,两者皆精心绘制,尺幅大于一般作品,是其尽心竭力的巨作。《周庄》是目前出现于市场上尺幅最大的吴冠中油彩作品。1997年创作这幅作品时,吴冠中已是78岁高龄,《周庄》可谓他的压卷之作,也代表了其创作生涯的高峰。对此,央视《寻宝》栏目权威鉴定专家、书法家钱新就告诉记者,“张大千和吴冠中此次参拍的作品是他们艺术生涯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拍出天价并不奇怪。”

  但个体的“天价”并不能代表整体市场的复苏。钱新对记者说,“目前,艺术品市场应该说依然处于选择的十字路口,更多的人还是在观望。今年的春拍热,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读为业界的‘自救’。希望能借此推动人气,不希望市场彻底冷下来。”对于“天价”的出现,省价格认定专家库文物鉴定专家王胜利则有自己的解读,“对有的藏家来说,低谷往往是收东西的好时机。那么,一旦有真正的‘好东西’出现,难免会形成大家争抢的局面。这时,就会出现‘刹不住车’,举牌举‘冒’了的情况。”

  对大众藏家而言,市场越是狂热,越要保持冷静。钱新提醒说,“任何时候都不能盲目收藏,切忌跟风。要尽量选择带有文化符号、文化信息,具备文化味儿、历史味儿的藏品。对收藏而言,艺术价值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仅仅把收藏视为一种投机手段,那迟早会在市场的风浪中呛到水的。”

  王胜利则对藏家提出了“明辨真伪”的忠告,“这两年,明清瓷器的仿古手段越来越高,都是纯手工打造、烧制,再加上越来越厉害的‘做旧’手段,对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藏家来说,很难辨别真假。”

  市场是否复苏,是真热还是虚火,究竟该如何判断呢?孔祥东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藏家要学会跟踪关注市场。一般来说,藏家拍得藏品后,只要不出现大的意外,总是会在手上放上一段较长的时间。但如果某一个藏品在三五年内反复上拍,价格一路推高,那就是不正常的。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投机流’占据主导的预兆,藏家要警惕,要学会规避风险。”

  本报记者 董 晨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3/2/2019-09-05/20498.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最新 藏拍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