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至23日,南京方知堂艺术馆在南艺举办了一场"古今书画高仿复制精品展",约百幅古今名家名画的高仿品颇受欢迎,该公司另外带来的500幅高仿品也销售一空。南艺老师还把学生带到了展厅内现场教学。一位老师说:"名画的真迹平时很难看到,而印刷品太失真,用这样的高仿品教学很有价值。" 近年来,高仿字画颇受追捧,小到百姓家庭、大到宾馆酒店,购买这类作品的人越来越多,而高仿字画行业的市场空间也陡然放大,呈现风生水起之势。
仿真效果让画家也看走眼
随着高仿字画的出现,也有人担心:高仿作品会不会扰乱艺术品市场?
"这种担心也不是完全多余。"李秀玲说,方知堂自开通高仿业务以来,就多次被某些扰乱市场的复制请求所"骚扰"。苏北一名画商找到她,拿来了一名画家的多幅作品,其画风极像一位已故当代国画大家的作品。画商要求方知堂在高仿时,把作品上不太知名的作者的题字、印章等信息,全部改成那位已故大家的。李秀玲断然拒绝,但她也说:"我们不做,不意味着没有人做。"
如何让原作真迹与其高仿作品区别开来?李秀玲称,办法还是有的,比如不管仿谁的作品,他们都会有意让仿作比原作的尺寸小一点点。"这是国际通行惯例。"她说,在不少西方国家,一比一仿制艺术品是犯法的。
纪太年对记者说,在真正的行家眼中,高仿品是难以乱真的。比如,中国字画的特点讲究力透纸背,高仿品就无此特征。李秀玲也表示,不管是什么样的高仿品,检测方法肯定是有的。
仿品让画家本人难辨真伪
方知堂艺术馆的走廊两侧挂了几十幅书画珍品,包括大名鼎鼎的《苏武牧羊》、《听琴图》等中国古代名画。无论远观近看,这些作品都与真迹无异。"这些都是高仿品,但几乎可以乱真。"艺术馆上属企业南京新华丰制版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玲说,一位南京著名画家去年曾把自己的一幅作品拿来做高仿,几天后,她面对真迹和高仿两件作品看了许久,最后居然把仿品错认为原作。
如此高超的仿真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李秀玲介绍说,仿制人员先用分辨率高达四五亿像素的摄影器材,精确记录下原作的所有元素,再转化为电子数据,最后喷墨打印。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要复杂得多。比如,方知堂会用自己开发的软件进行精细的调色处理,所使用的打印机也比一般打印机的色彩丰富得多。此外,高仿品还要将原本创作于宣纸、画布或绢等材料上的字画,打印到与原作相同的材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