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中国美术馆揭幕的“群珍荟萃——全国十大美术馆藏精品展”引来观者如织,集结的十大美术馆镇馆之宝为今年的精品展览挣得了一份开门红。如同文化部办公厅近日公布的“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优秀展览一样,着实突出了“珍、精”的要义。
中国各大美术馆与博物馆的珍藏,曾经闲抛闲掷于高阁之上,普通民众难得一睹其真面目。但从去年的馆藏精品展出季,到今年年初故宫博物馆院公布首批院藏品目录,我们欣喜地看到更多的藏品从库房走向公众、走向展厅。
在呼吁珍品展览的同时,也应该将注视的目光从大师转向平民。本周,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这一变化。18日,广西最大的美术馆广西美术馆正式开馆,并举办“首届广西各界群众书法美术作品展”和“广西(中国)首届篆刻艺术展”两个开馆展。其中,篆刻艺术展推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最珍贵的藏品老子《道德经》警句印章,以及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作品,体现出“珍、精”的特点。但笔者为这些佳作惊叹之余,更关注前一个展览,包括当地农民、妇女、青年、少年儿童、企事业职工、公安武警、教师等各界艺术爱好者的作品走进美术馆,具有特别意义。
在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纷纷走上“免费”之路时,少见美术爱好者的作品能如此大规模的统一亮相。蔡元培在一个世纪前首倡美育,新中国成立后,美育也被确立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之一。但说来容易,整个民族文化的推广、国民素养的提升,不可能仅仅靠几位大师来实现,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广西美术馆在开馆展隆重推出各界群众的书法美术作品,尤为值得提倡。
本周,浙江美术馆开幕的“墨星点点:浙江省中小学生书法作品学习交流活动”,姑且不论其艺术价值,仅仅是这种“全民书写、快乐生活”的宗旨,就让我们深感亲切。更何况小小书法家们的作品,让著名书法家王冬龄、斯舜威等人不由赞叹,给出的评价是意料之外的“厉害”与“老到”。
在当下数字化的时代,毛笔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不提现在还有几个人在生活中会用毛笔写字写信,仅仅是写得一手好钢笔字的年轻人也是日益罕见。所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今天不能仅仅作为一句口号,更关乎民族文化精粹的传承大事。从浙江省中小学生书法的普及教育中,我们看到了希望与未来。
一则王羲之唐代精致摹本《大报帖》现身日本的消息,被国内众多媒体纷纷报道。虽然暂时不能辨其真伪,但随着这幅摹本近日亮相东京国立博物馆,相信也会引发艺术界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关注。
提到传统,在春节一天天临近之际,中国人在备年货时不会忘了的一件大事就是春联。中国美术馆在辞旧迎新之际,将推出“中国美术馆癸巳新春楹联书法大展”,观众可以在享受书法的笔墨韵味与文辞的诗情意境时,感受新春临近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