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文献历史,真实性不能完全保证。但是文物则不同,它构成的是证据史。
从1980年起,马未都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随后,他和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
80年代,马未都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成立中国首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紫檀描金七重檐宝塔,是清代达官贵族献给乾隆母亲的寿礼。塔为七重,高216厘米,有48座佛龛及佛像48尊,曾于100年前流入英国。
坐落在朝阳区南皋路上的马未都的私人博物馆场景。
第一次收藏,做了冤大头
一道大门紧锁,里面庭院深深,截然与周边城乡接合处的平房不同。坐落在南皋路上的这家博物馆,数千件瓷器、家具陈列其内。博物馆的主人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曾经当过工人、编辑、下过海,现在是收藏界大腕,他就是马未都。
七八岁的马未都对姥姥家的大掸瓶和墙上的字画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他最早接触的瓷器和古典家具。不过,马未都认为自己会走上收藏之路,更多的是因为酷爱文学。
上世纪70年代末,文学时代的马未都也是个文艺青年。在第四篇之前,马未都所投的文章全部石沉大海,直到讲青年人情爱的小说《今夜月儿明》被《中国青年报》副刊以整版篇幅发出来后,马未都的文学才华才受人关注。
两个月后,一夜成名的马未都被调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成为当时该社最年轻的编辑。
“文物与文学有相连关系,文物在文学之上,文学更多的是想象空间。我当时对很多历史都闹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就特别想知道。看历史吧,历史是文献历史,真实性不能完全保证。但是文物则不同,它构成的是证据史,”马未都表示自己喜欢上收藏完全是因为想从文物这一证据史中知道更多历史的陈年往事。
正是出于对证据史的信奉,马未都在1982年,没有任何收藏经验的情况下,花了1600元收藏了四扇屏。这件藏品被搞古典家具的张德祥笑称,马未都做了一次冤大头,其实只要400块钱就能买到。
不过,马未都看中的却是这件四扇屏内的瓷器元素:钧瓷内镶,以元代钧瓷残片为主,也有宋代的钧瓷片。
钧窑在民国以后就成为稀世珍宝,收藏界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一具钧器千重复”之说。
在地摊上挑宝贝
自收藏了第一件藏品后,马未都的收藏热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他回忆起自己当年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尽管当时没有人能理解我。”有一次,马未都在玉渊潭东门的地摊上,花了100多块,淘到一样瓷器,自己兴奋得很,到单位上班,忍不住拿出来把玩,同事见他拿着件瓷器专心把玩,出于好奇,都围过来看。
一听花了100元,立马摇头,不解。而那件瓷罐是明朝的,在马未都看来,当时已经找不到第二件了,花100元完全值。
正如这件花了100元钱的明朝瓷器,马未都手上的大多藏品,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地摊上买的。
“那是早期的早市,处于半地下状态,”马未都就经常出入于那些自发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场,有玉渊潭东门、后海、朝阳门外。那时候,古玩收藏还没有形成气候,东西极为便宜。
在出版社上班的马未都,家住在西郊八里庄那儿,上班必经玉渊潭东门。每天上班途上,马未都必要转到那儿,淘点东西。“你让我具体说我当时淘了哪些文物,我真说不出来,基本上我现在很多藏品都是那时收藏的。那时你去地摊上,满地都是宝贝,我只是在宝贝中进行挑选。”很难想象,当时马未都搞收藏的时候,瓷器收藏中的佼佼者——官窑都是放在地上来卖。而马未都一直都称自己只是比别人了解文物早一些,掌握的知识全一点,正好天时也赶上了,“那时是收藏的好机会,现在很多人都已丢失收藏的机会了。”当时靠做编辑及一些稿费,马未都收藏了大量自己喜欢的瓷器,“那是因为卖价都很低。”除了在地摊上拣宝贝外,马未都还经常去南城一专门收破烂的张老头那儿。张老头,以拣破烂为生,人称“破烂张”,推着一辆平板车,主要活动于城乡接合部收废品。当时许多农民听说家里留下来的老物件能卖钱,纷纷推着东西进城。张老头就会在城边拦住,旧家具、古瓷器、陶罐,统统揽进腰包。
另一方面,张老头听说城里有批“倒爷”在倒腾古玩,便把从农民手里收上来的东西转手卖给他们。
这样两头对接上以后,张老头索性就在家门口挂一牌。专收旧货,也卖旧货。
在马未都的记忆里,张老头夏天了还捧着个热水袋,因为他是个风湿病患者。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杨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