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正确引领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当前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大民众的强烈呼声。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出现了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总的倾向是健康的,但是,在纷繁的大众文化领域,也有一些不良倾向和糊涂认识需要澄清和纠正。
有人认为,当务之急是大力推广、发展“精英文化”(或称严肃文化、高雅文化),让精英文化影响、提升、带领大众文化的思想品位。但仔细思考,未免有点 “一厢情愿”,或者说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从文化史上看,大众文化未必缺乏品位,精英文化也未必就一定“精英”。《水浒传》最早源于民间故事和茶馆的“说书”,这在当时应该算是“大众文化”了,可它的品位并不低,而和它差不多同时期的一些“才子佳人小说”,都是出自文人之手,应该说是当时的“精英文化”了,可是,除《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少数几部小说之外,少有有品位者,有的甚至庸俗不堪。从我国文化艺术的现状看,也是如此。低俗、庸俗、媚俗、恶俗之风已经是一股文化潮流,不只在大众文化中存在,它已经是当前文化艺术中的“通病”。许多所谓的严肃文化并不严肃,高雅文化也并不高雅。例如,有人著 《续红楼梦》,冷眼看,这似乎是够“高雅”了吧? 《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为它作“续书”,岂不“高雅”?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却是另外一回事。准确地向外国、向我们的子孙后代宣传、介绍、传承文化“国宝”《红楼梦》,这是让世界和我们的后代子孙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件严肃事情,120回本的《红楼梦》作为一个整体流传了200余年,可是现在有人通过影视、讲座、著书等大众媒体,硬是把没有定论的个别学者否定后40回的纯学术问题作为定论去“普及”“宣传”,把人们读《红楼梦》的兴趣引到猜测后40回人物故事的“莫须有”的种种下场和结局上,而对《红楼梦》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含蓄蕴藉的艺术本身倒不去顾及了,这使“腰斩红楼梦”之风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续红楼梦”,正是这种“腰斩红楼梦”的极端表现,这何谈“高雅”?这种状况如何能让精英文化 “制衡”大众文化的“劣根性”呢?
笔者以为,当前大众文化的根本问题是缺失了灵魂。也就是说,很多新闻出版、大众媒体、评论家、艺术家以及文化生产部门,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文化艺术的常识性问题:对文化产业仍然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即要讲起码的艺术标准,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也就是当前文化生产不可失去的底线。
有人以现在是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时代为由,反对一切“规范”、“标准”,当然更反对提“坚持正确标准”。他们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个人爱好就是标准”。 显然,这是对“多元化”的曲解或误解。凡事都有“度”,我曾参加一个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座谈会,有人以 “一百个读者,心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为据,反对人们对其人物形象提出批评。 《红楼梦》中的宝玉,本来是“面如中秋之月”,可是,导演却让一个长脸演员去演宝玉。人们对此不满意本来是对的,可有人却以 “一百个哈姆雷特”论拒绝批评。其实质是以欣赏兴趣的“多元化”为名,用自己的“标准”反对应该有的标准。这种理论在当前文艺批评界和文艺欣赏中十分“时髦”,一些明显错误的风气和思想倾向就是这样受到了“保护”并大行其道。
还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文化生产自然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于是,把 “票房收入”、“收视率”、“发行量”作为文化生产的唯一“标准”,这也是在“偷换标准”。凡是商品都有各自的行业生产标准,文化生产也无疑应该有文化的“行业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公认的符合人文思想的真善美的艺术标准。商业活动中卖牛奶、猪肉不能为了好卖就加三聚氰胺和瘦肉精,更不能为了赚大钱去卖毒品;同样,生产文化产品,也不能为了“好卖”加文化的“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甚至卖文化“毒品”。然而,现在文化生产中却不乏“三聚氰胺”和“瘦肉精”,甚至文化“毒品”。
还有人认为,强调坚持文化产品的标准,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左”的影响,是“说教论”。这种无视文化教育功能的认识,不是对文化史的故意忘却,就是对文化史的无知。纵观中外文化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孔子就强调《诗经》的教育作用。现在的大众文化,虽然和过去的时代比有很多变化,但其本质是没有变的,其对人们的教育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我们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是否定艺术性。
“本立而道生”,坚持正确的标准,这不仅是当前大众文化制作传播者应该拥有的立足点,更应是其具备的基本素养,而且是应该具备的起码艺术良心。这样,我们的大众文化才会有真正的灵魂,才会有真正的品位,也才会有真正繁荣和健康的发展,才能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