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杨金槐家,看到前后两栋六间的砖房,旁边还有偏房,里面全部摆满了杨金槐的藏品,足足有3万余件(套)。杨金槐对记者说,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当我看到它们时,就仿佛穿越到了当时那个时代,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气息。
祖传“家当”成第一批藏品
杨金槐当过兵,转业后当过工人,后弃工从商。在北京、天津有自己的公司和工厂。今年,他当选为老家的村委会主任。他说,原先他的这些藏品存放于天津一家书画院,从大前年开始陆续运回老家。
杨金槐的收藏史还得追溯到30年前。他的祖辈家境殷实,很有一些上等的家具、瓷器。文革时,家里好多家具、瓷器都被毁掉了。看着心疼,杨金槐就把尚未被毁掉的物件收藏了起来。1979年,杨金槐当兵时,听一位战友说有很多人收藏铜钱、银元,便想起了自己家里的银元,也知道了这些物件的收藏价值。于是,他写信告诉家人,一定要把那些银元连同香炉、衣橱、桌椅等老家具好好收藏起来。这些物件就成了杨金槐的第一批藏品。
杨金槐指着屋子里的一个衣橱说:“这就是祖辈传下来的家具。”说着,他卸下了一个橱门,“那个年代的家具没有一颗螺丝,没有一个合页,完全是卯榫和轴槽的结合,我们祖辈的智慧可见一斑。”
摆在炕边的一个四面梯形、上下底是正方形的木质器具吸引了记者。杨金槐说,这就是过去的量器具———斗。那时人们进行粮食买卖没有秤,米的计量也不是用斤、公斤,而是用斗、升、石。“和这个斗配套的还有一个粮板。古时候人们买卖粮食,有专门称粮食的斗公,粮食装满这件器物是一斗,斗公拿着一个一侧略凸的粮板在斗口刮一下,刮出的粮食就是斗公收取的费用。”
破烂?不,宝贝!
杨金槐的藏品主要以古家具、老农具等木质品为主,兼有一些瓷器、字画等。收藏是需要学养和经验的,当记者问到杨金槐怎样识别真品时,杨金槐说:“我在入伍当兵前,曾跟祖父学做木工,对家具设计、制作、雕刻以及不同木材的用途都有深入了解。通过木材的纹理,我可以熟练地辨别出它的品种。椿木无斜的纹理,不会扎人,老时候的炕沿一般就是用椿木做的。通常情况下,制作切菜板以柳木为佳,切菜过程中不易磨损。榆木密度大,有韧性,重量沉,通常用来做农具。”
这些木工知识,再加上平时读书、参加拍卖会积累的经验,成为杨金槐外出买藏品的敲门砖。此后,他便开始游走在石家庄、北京、天津各大古玩市场。
慢慢地,杨金槐的朋友也都了解了他收藏的嗜好,一旦知道了哪里有好的古家具、古器具便及时告诉他。收藏需要大量资金,还会耽误很多时间,杨金槐的这一爱好也曾不被家人理解。还有一些朋友直接问他:“你收藏的这不都是些‘破烂儿’吗?”对此,杨金槐只能告诉朋友们,虽然现在我们的科技发展很快,但这些民俗器具却也记录下了过去的年代里大量鲜活的生产、生活信息,在他眼里,这些藏品是“宝贝”。
杨金槐告诉记者,民间家具、用具,没有多大的升值空间,只是为了留住老辈儿人的一些生活生产工具,使普通人的生活习俗能更好地流传下去,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指着一架纺车说:“这套纺车从材质、做工上来说不是最好的,但这是零部件最全的一套。当时是从一位老人的家里收购来的。当我清点纺车的零部件时,那位老人很惊诧。他说,真没想到现在还有人把纺车的零部件了解得这么详细。这样的买家算是找对了啊!”
梦想建一个民俗博物馆
痴迷收藏30年,杨金槐已有了3万多件(套)藏品。在藏品库房里,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各种斗笠、篮筐、油灯等,屋里子摆放着明清时期的轿子、高架床等。
但现在杨金槐也有烦心事:“由于空间有限,很多藏品都是分解开堆放在库房里的,不能成套系地摆列。”杨金槐说,有朋友来参观,也无法看到藏品整体面貌。木质藏品容易受潮发霉,干燥开裂,保养、储存要比瓷器麻烦很多。每到雨季,天气潮湿,他都会用熏蒸的方法去除藏品库内的湿气。不仅如此,一年四季防火都是重点工作,一点儿不能松懈。
“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想建个民俗博物馆,免费供群众参观。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些藏品以及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也算为收藏爱好者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杨金槐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