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术名家 > 艺术名人

始终站在历史前沿 写在吴冠中走进798

不搞剪彩仪式、不请领导讲话、不卖作品--2008年3月1日"吴冠中2007新作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悄然拉开帷幕。
798艺术区是北京一个由艺术家、艺术经纪人自发聚集、自主交流、自由创作的"艺术乐园"。如同当年深圳崛起于广东省一个边陲小镇一样,798艺术区诞生于北京市区一个旧工厂厂区内。所不同的是,深圳是中国政府为向全世界昭示其改革开放的决心,由邓小平先生亲自圈定的经济特区;而798艺术区则是一群不甘寂寞、不受约束、不怕冒险的"民间艺人"自发耕耘的"文化试验田",非官方、非主流。更具有意味的是,这个地方曾经被当地政府列为拆迁改造的重点。而现在,这里已成为北京市的一个文化符号。

曾在大英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美国底特律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这些世界级艺术殿堂举办过个人画展的艺术巨匠走进798艺术区,无疑是为北京这个文化符号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就像吴冠中过去发表的"惊世真言"总是引起艺术界长久的争论一样,这次吴冠中走进798艺术区肯定又会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这不奇怪,因为吴冠中始终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沿。

"我的家还在这里!"吴冠中在走进798他的新作展研讨会上如是说。

艺术永远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植根于祖国是吴冠中一贯秉持的艺术态度。既然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那就让艺术再回到生活中,回到民间去。吴冠中新作走进798艺术区就是他一贯思想的诠释。

如果说,798艺术区的崛起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象征的话,吴冠中走进798艺术区则是这个象征的一次绝佳代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吴冠中又一次引领了历史的潮流。

去过798艺术区的人都能感受到那里处处都在创新、处处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那里的艺术创作自由奔放,总是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鲜活的生活仿佛在你的眼前活蹦乱跳!

这次展出的吴冠中2007年创作的48幅作品,就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味道。我们看吴冠中这次展出的作品就有一种"青春焕发"的感觉。驻足在一张张作品前,《春节》、《花篮》、《欢乐的梦》、《苏醒》、《形变》、《秋声赋》……,你会感到一个个生命在活动;那线条、那色彩分明都在跳动!我们仿佛感觉到一个近90岁老人生命活力的再一次迸发!这个长期处于逆境、倍感生活艰辛的老人把他对人生的全部感悟倾注于这些画作中,他在呼唤生命的本源,他在追溯艺术的起点?

活力、创新,形美、意美,永远是吴冠中追求的艺术目标,也是他永远遵循的艺术准则。

吴冠中不仅在绘画上不断创新,他还敢于碰书法的"雷区"。吴冠中在他的全集《自序》说:"推翻成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创造新意境、新审美,更属于艺术家的身家性命"。这次新作展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展出了他的10幅"汉字春秋"书法作品。吴冠中曾经对笔者谈起过他创作新汉字艺术的初衷:他看到时下的书法创作要么拘泥于"传统",无法突破前人的框框;要么任意想象,把字写得面目全非。他说,书法首先要写得让人认识;第二要写得美,要创造汉字新的造型美。近几年,吴冠中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且不论吴冠中创造新的汉字造型艺术结果如何,就吴冠中敢于失败(创新就难免有失败)的勇气来说,时下有几人?

吴冠中不仅在用他持之以恒地创新,实践着他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而且他还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不断地思索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论断。

"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1980年、1981年,吴冠中在《美术》杂志上先后发表了《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内容决定形式?》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解了造型艺术的一般规律。从现在来看,这早已是解决了的问题,而在当时却是了不起的论述。当时思想界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文学界有"伤痕文学"的争论;经济界则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立"还是"结合"的辩论……。而吴冠中的论述对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认识艺术发展一般规律起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当历史发展到人们不再把西方文化、西方经验视为洪水猛兽,并开始学习、借鉴、吸收的时候,吴冠中提出了"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的结合问题。吴冠中说他要"造桥","造一座东、西方艺术之间相通的桥"。于是乎,他在油画、国画之间来回游走,"水陆兼程",尤为值得提出的是,不管是油画,还是中国画;无论是"民族化"还是"现代化",吴冠中始终不忘他的母体--人民群众的情感。他特别强调"风筝不断线"。吴冠中认为这条线是联系作品与启示作品灵感的母体之间的线,是须臾不能没有的。吴冠中用"风筝不断线"形象地说明了绘画艺术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美术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过去一些僵化了的东西又不知不觉地"回归"。我国传统绘画大都用笔、墨绘在纸或绢上,笔与墨是中国画表现手法的主体,因此笔与墨在长期的发展中成了评判作品优劣的核心标准。正如同中国封建社会妇女为了表现婀娜多姿的风韵而把脚缠小,结果封建社会妇女脚的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丑的标准。1992年,吴冠中在香港《明报周刊》就中国美术界孤立的评论笔墨,舍本求末的现象发表了一篇标题为《笔墨等于零》的文章,这一篇不到千字的小文,引起了一场可称为中国美术界事件的长达十年的论战。论战的结论自有历史去评判,但吴冠中"脱离了具体画面、孤立的品评笔墨;没有表达情感、不能打动人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的论断至今仍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体现着它的特殊价值,并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吴冠中反对任何形式的僵化。不讲形式,只讲内容,内容决定形式的时期,他大声疾呼形式美;当社会出现只注重形式,不讲内容的倾向时,他又不断强调作品要有内涵,"应是具内涵的抽象。"

2007年7月18日,吴冠中在《文汇报》发表《奖与养》一文,对国内的美协、画院等组织的作用提出质疑。2008年初,吴冠中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对中国文联、美协、画院存在的种种弊端又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一石再次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反对者口诛笔伐,支持者擂鼓喝彩。网上支持吴冠中观点的言论每天达到了数万条。"取消说"又一次把吴冠中推到了风口浪尖。吴冠中明确指出"中国美术界的问题根源是体制弊端"。而这时,北京中南海的最高层已决定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交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实行大部制改革已从幕后走到台前。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地对生产关系桎梏的突破中得以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落后的生产关系一定会被先进的生产力打破,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幸运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界有一个先行者--吴冠中。

吴冠中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思想家。他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用创作实践自己思索的问题,证明自己提出的问题。他像一个驾驶航船驶向理想彼岸的船长,不惧激流、不怕险滩,勇往直前。他更像一位横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巨人,总是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发出震撼世人的呐喊!

"老人走向遥远,虽渐远渐小,却背影清晰。"已近古稀的吴冠中还在大步向前走,他的艺术探索还在继续,他提出的艺术观点还会继续争论下去。但不论是骂、是赞;是褒、是贬;是明枪、是暗箭--所有对着的,只是老人的背影,谁又能否认这一点呢?撰稿/李迪

来源:新华网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meishujia/qianlifaxian/2019-09-16/31386.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艺术名人最新 艺术名家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