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语言、符号、流派、形式等,那是画家个人的事,而观众看的是结果。
●画家要以诚实的心态对待创作,在表现客观对象时,不但诉之于个人的 理智与情感,也要尊重普通人的感情与感官 。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到自重、自爱、自信、自强,创新才会有动力。
——晁锡弟
著名画家方成先生2001年2月23日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称《中国青年报》美术部主任、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晁锡弟为“不一般”的人物。
按理,作为报社美术编辑,既要配合版面,插图、速写、题图及各种装饰,需要什么画什么;又要同画家、读者保持经常性联系,组织稿件,修改画稿,解疑释惑,指点迷津,是个耗时费力且繁杂的苦差事。一般来讲,长期做报社美编,极易成为多才但也非有所长的美术工作者。
2003年五一节前的一个下午,丽日晴空,春风送暖。怀着几分敬意,几分疑惑,我轻轻敲开了晁锡弟寓所的房门。我倒要看看他是怎样一位“不一般”的人物。
见面落座,都很高兴。一交谈,得知他1942年出生于乐亭县城关镇七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其实,我绘画的启蒙老师是小人书”。还没等我发问,这位爽快且善解人意的乡兄,便拉开了话匣子。
“小时候,我很淘气。为了把我拴在家里,父母就一摞摞地买小人书给我看,好在当时毛儿八七一本,不贵。我喜欢《水浒传》、《三国演义》、《三侠五义》里的故事,越看越痴迷。有时就描着书里的人物瞎划拉,什么李逵、张飞、白玉堂,呲牙咧嘴的,舞枪弄棒的,骑马打仗的,地上、墙上、板柜、作业本,逮哪儿哪儿画。父母下地干活,家里图个清静,只要不到外面打架惹事,随我的便。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我渐渐闯进一个由线条构成的美妙世界。熟能生巧,到了初中,我的画在县城已经小有名气。我曾坐在大黑坨李大钊故居的炕头上,为李大钊故居纪念馆画连环画。唐山专区每年一度的农业展览会、县里征兵、劳模会、逢年过节等文化宣传活动,文化馆便招呼我去帮忙。15岁时,《唐山劳动日报》发表过我的速写。1958年,一幅反映大跃进的宣传画《老将出马炊事兵》还上了《唐山文艺》的封底。当时,我成了县文化馆不拿工资的编外美工”。
初中毕业后,晁锡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后又考取中央美院国画系。
这个朴实的农民的儿子,跨进全国美术最高学府,面对仰慕已久的卢沉、于月川、孙滋溪、金鸿钧、王同仁等这些著名画家,欣喜万分。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贪婪地吸收着艺术营养,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受到严师的喜爱、器重和鞭策。记得一次班里画朝鲜族人物写生,他画的很生动,然而王同仁老师只给了个4+分。毕业展览时,当王同仁老师得知晁锡弟只展出了得5分的作品,而没把那幅朝鲜族人物写生画展出来的原委后,便把这张画要了去,改为5分,并笑着对晁锡弟说:“我很喜欢这张画,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判分是严了些,你还是把这幅画挂上好。”至今,晁锡弟的一些写生作业、毕业创作,仍作为学生的优秀作品被学校收藏。
1964年,中央美院毕业的晁锡弟被选拔到《中国青年报》社。提起美编生活,他幽默地称这是“遁入空门,从一而终,酸甜苦辣自知。”报纸版面,大千世界,方方面面,林林总总,无所不触。初到报社时,他也曾遇到过从未经历过的美术任务,考验并锻炼了他。为了积累生活素材,他到过河南、辽宁等地农村和山区,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曾去汽车制造厂体验生活,跟煤矿工人下井采煤,同渔民一起到太湖罱泥,沿着红军长征路采风。他还坚持将新华社每日新闻图片按行业、地域、民族分类整理、留存,以备参考,以弥补实践的不足。晁锡弟凭着扎实的绘画基础,较强的造型能力,广博的知识储备,对艺术的执着之情,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使他不仅应付裕如地完成各项美编任务,而且取得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被著名画家、《中国环境报》社社长杨兆三称为“全能编辑,多产画家”。
我这里有一组数字:在近40年的美编生涯中,他先后有数千幅作品在《中国青年报》及国内近百家报刊上发表;他创作的270余组连载笑话《笑不笑由你》,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娴熟的艺术手法受到读者和漫画界的瞩目;《密林中的火光》、《九纹龙史进》、《六郎救驾》、《聊斋》、《少林寺》、《小刺猬盖新房》、《三十六计》、《武王伐纣》、《东坡居士》、《苏武牧羊》、《王昭君》、《神灯》、《铁扇公主》等21部长篇连环画,分别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河北、河南、四川、湖北、甘肃、内蒙古、香港、台湾等地出版社出版,有的再版达三四次,总发行量20余万册(套)。
20世纪80年代末,晁锡弟精心研读画史、画论和古诗词,开始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他的画雅俗共赏,由俗返雅,多表现充满童心的老翁和天真无邪的顽童。但他的作品,决不是简单地为这些人物作形象注释,而是他思想感情的真诚流露,抒发着他对生活、对人生的热恋之情,折射出画家反朴归真、回归自然,憧憬重返急剧逝去的精神家园的心态。其代表作《我欲乘风归去》、《一双醉眼对红尘》、《沈括访古图》、《至友》等作品以及评介文章,连续在《美术》、《美术观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大众日报》等中央及地方报刊上发表。著名画家范曾在为《晁锡弟画集》所做的序言中高度评价晁锡弟的作品:“其中国水墨人物画跃然与十翼(范曾)争驱,而其风采,十翼有所不及;人物之刻画,以动势助其形态,以精微探其神髓,故而能震撼视听;其线条凛然不苟,三致其意,疏密相生,造型块然不芜,隐然有几何形体在焉;其构图多用深远平远之法,纵横骐骥而行天岸,境界空阔,横无际涯;画面黑白处理宛若音乐结构之铿锵,遂成独创不同凡响。”
晁锡弟的艺术成就,源自其对民族艺术的深刻理解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和手法,都是画家情感、个性的流露。只有当这种流露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共鸣时,你的作品才会有社会基础和生命力。他主张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他说,纵观中国绘画史,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然而创新必须在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艺术菁华的基础上,才能作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倘若自身内质不强,那所谓的熔中西为一炉只能是纸上谈兵,弄不好被人家给熔化了。当前艺术家探索创新的大敌莫甚于虚骄急躁乃至取巧。春蚕几经痛苦蜕变才能吐出丝来。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投机取巧,其作品只能是过眼烟云,最终被历史所淘汰。画家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到自重、自爱、自信、自强,创新才会有动力。
正是基于这种对艺术真谛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晁锡弟才能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以不欺的心态,摒弃私欲和贪心,真诚地对待艺术,真诚地对待观众。因此,他的画与其说是精心描绘,莫如说是真情的抒发,心智的袒露,它展示着画家对人生和自身的思考。这恐怕是他的作品受到人们喜爱和专家好评的关键所在。
我们交谈中,不时有电话打来。听得出,有的是问候,有的是请他去参加美术活动。晁锡弟告诉我,其中大部分是他执编画刊《美术天地》时结识的朋友。他边说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名为《小哥们》的精美漫画集,作者是刘曼华。这位工人出身的《中国少年报》主任编辑在后记中深情地写到:“‘小哥们’在《中国青年报》连载了12年,这期间,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晁锡弟先生。他不是搞漫画的,却很懂漫画。他的懂不仅仅表现在常常给我的漫画起一个幽默而使人叫绝的题目上,最重要的是他懂得给创作漫画的人提供‘自由’,这对作者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愉快地合作了12年,也使我成了他的‘小哥们’。他是我首先要感谢的人!”贵阳市群英无线电器材厂工人刘恩德在一封给晁锡弟的信中说:“拙作经您这一改动,果然生辉,如今有几个编辑肯为作者改稿?从晁老师这一动作,我又见到了老报人那种令作者肃然起敬的敬业精神在熠熠生辉。今特向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晁锡弟就是这样以美术编辑的慧眼,一颗火热的心,使不少默默无闻的青年,在《美术天地》里施展才华,有的还成为颇有影响的画家。一次,晁锡弟到河南洛阳参加青年美协成立大会,见到擅画牡丹的画家王绣。当时正值艺术新潮涌来,一些中青年画家盲目求“新”求怪、追逐时风,只注重在技巧上花样翻新,而忽视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王绣的画被一些人称为“传统”,她向晁锡弟坦露了胸中的苦闷和彷徨。晁锡弟说:“艺术通向人民群众的桥梁越宽越好,百花坛里的香花越多越好。只要人民大众喜欢你的画,你的画就有存在的价值和市场,没必要去搞那些歪七扭八的东西。画家只要以诚实的心态对待艺术,对待观众,人们就不必指责他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一席话使王绣茅塞顿开,坚定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后来,晁锡弟又在《国画家》杂志撰文介绍王绣的国画艺术。经过多年的探索,王绣在技法、色彩、构图上又有新的突破,画艺更趋成熟。现在她已是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洛阳市美协主席。
20世纪80年代初,晁锡弟收到年仅22岁的山东青年王忠义的来稿,觉得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很大气,有发展潜力。于是对他做了电话采访,写了评论文章,连同作品一起在《美术天地》上发表,使这位青年很受鼓舞,成为他走上艺术道路的重要契机。后来,他多次在全国绘画大赛中获奖,成为中国美协会员、职业画家。类似之事不胜枚举。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晁锡弟告诉我,他年近退休,现在已不“坐班”。他喜读古诗词,其中深邃的意境,无穷的韵味,常使他心驰神往,不时从中发掘出一些绘画题材。他计划用2/3时间读书、学习、游览,1/3时间作画,随心所欲,纵情挥洒,以续写他那“不一般”的历史。有感于斯,遂口占一首,临别前送与这位乡兄:
一生作嫁终不悔,多才博专铸画魂;
花甲续写扶摇志,弘艺扬德实可钦。
【相关链接】
晁锡弟,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现任《中国青年报》美术副刊主编、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都美术记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北京日报》画院特邀画师、山东青年画院顾问。
晁锡弟为中央及全国各地报刊、出版社画过大量插图、连环画、速写等。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人物画创作。他在绘画上主张个性化,既要有传统内涵又要有时代精神,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现摘录于下,以飨读者。
一生德艺追双馨,六旬不改儿时真。赤诚肝胆照挚友,烟雨山河觅画魂。墨舞天风雄心壮,彩飞碧叶柔情纯。缘何笔满轩辕韵,最是豪气龙传人。
——张飙
锡弟深悟中国画计白当黑、知白守黑之妙理,于黑色点块之分布,宛若音乐结构之铿锵,遂成独创,不同凡响,世人爱之,有由然也。其中国水墨人物画跃然与十翼争驱,而且风采,十翼犹有不及。
——范曾
他的人物画功底好,在报纸上用得上,画插图,画成套的连环画都能得心应手。他画得很用心,又刻苦,日积月累,笔下的功夫日渐深厚。他笔下的人物艺术造型,动态、表情等都画得生动传神。倘若无多年创作实践,是画不好的。他所作传统国画,人物、山水都表现得清雅可人,独具风韵,那简洁洗练的笔墨,情趣盎然的画面,抒发着画家的情感,给人以愉悦和自信。
——方成
欣读锡弟老友所作献寿图,神彩生动,妙趣横生,实乃大幸也。
——王成喜
他的水墨人物画、“成语百图”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他编辑的《漫画》专刊,时间不长,就以鲜明的个性,受到读者和漫画界的瞩目。晁锡弟同志还精心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长篇连环画。他真是一位高效率的美术编辑,又是多产画家。
——杨兆三
晁锡弟的画,以生动的造型、清新的气息、精美的构图和灵动的笔墨,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轻松、幽雅的氛围。欣赏他那坚如屈铁、柔如轻风的线条,你会体味到纯净、坚韧、雄奇的美感;透过他那妙趣横生的画面和那纯净的色彩,会给你以愉悦、以自重、以自爱、以自信。他的画主要是表达一种情绪,一种感怀,如同一个忠实的心上人,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你,分担你的喜与忧。
——王复羊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