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语言不是形象,不是色彩,是笔墨。国画是通过笔墨这种抽象的形式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所以,可以说,不了解笔墨,就不了解国画。
笔墨,通俗的说,就是用笔与用墨。
用笔,就是在宣纸上用毛笔表达画家自身的情感,这种情感若得以完满表达,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见笔。具体判断标准可用前人的“人使笔而非笔使人”(即人控制笔而非笔控制人)。再通俗点就是看手中毛笔是否听画家使唤,听使唤,让毛笔咋着就咋着就是见笔;否则,手中毛笔不听使唤,让毛笔咋着毛笔偏不咋着就是不见笔。专业点说就是要“骨法用笔”,也就是一笔下去,不仅要见肉,还要见骨。所谓骨,就是内在的精神,也就是气韵。这与前面说的用毛笔来传情达意是一致的。笔中传达了画家的情感,就是有骨;否则,死笔一支,即不见骨,也就不见笔。
笔分为干笔与湿笔。
干笔作画笔锋外露,情感易见,所以容易见笔;湿笔作画笔锋内敛,“锋华全为墨华所掩”,情感内蕴,所以不易见笔。
用墨,就是在宣纸上用墨汁表达画家自身的情感。其特点是墨色层层相透,“好比天上的月亮,没有半点渣滓”。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见墨,就是有墨;否则就是不见墨,就是无墨。
如果一笔下去,线条死板板的,没有多少情感可言,那就是不见笔,就是无笔;反之,如果一笔下去,线条活脱脱的,感情充沛,那就是见笔,就是有笔。西画家所画的国画,大多无笔,原因就是不会用毛笔表达感情,是笔使人而不是人使笔,人成了笔的奴隶!
用毛笔表达感情是需要长期锻炼的,同样,欣赏用毛笔表达的感情,也是需要“观千剑而识器”的。
如果你手中的笔是一支会说话的笔,是支活笔,那就是有笔;如果你笔下的墨是一片会说话的墨,是片活墨,那就是有墨。
如果你能体会到笔中所表达的情感,如果你能领会到墨中所传达的情意,那你就是知画者,便是杜甫后身:读画如读诗,亦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者也。
古人论用笔,所谓“屋漏痕”,所谓“毛而不光”等,也就是要求画家用笔要贯注情感,不能为画线而画线,象几何学家如欧几里德那样。如果那样的画,就是轻飘飘,滑溜溜,全无情感可言了。这也是黄宾老用笔五字诀“平、留、圆、重、变”的用心所在了。
要做到以上几点的必要条件就是画家自身得先有情感,而且得是比较高雅的那类情感,比如倪高士那种“枕青山而眠白云”之类的雅致。这就要求画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以目前画界某些人士的文化水准来看,怕是永远与笔墨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