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技法 > 版画技法

水印版画技法--凌君武

水印版画起源于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代成通九年(公元868年)刻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幅版画。
  明末(十七世纪)开始出现水印套色版画,如《十竹斋笺谱》,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彩色套印中已采用饾板①拱花②的技法。此时的水印版画艺术达到了精工巧丽、臻善致美的境界。
  木刻年画在清初(十七世纪)的兴起,是以“南桃北杨”为最。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最早是线刻、笔绘,后改为刻版套色。画面效果更加强烈,并富有装饰性。北方的杨柳青木刻年画,采取刻版、套色和彩绘的方法,既有版画刀味、版味,又有彩绘的笔触感。同时,受杨柳青影响的山东潍坊民间木刻年画,亦采用水色套印,色彩鲜艳、透明,更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中国的水印版画和木刻年画对国外的版画,特别是日本版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八世纪中期,日本吸取中国水印套色方法,并受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技法和题材影响,为日本的“浮世绘”的形成奠定了内容与形式的基础。十九世纪后期的“浮世绘”又影响了欧洲的“印象派”艺术。到二十世纪的前期和中期,“印象派”艺术又传入东方,影响中国、日本等国的艺术。
  本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借鉴欧洲和日本版画艺术,结合中国实际经验,倡导新兴版画运动,使版画艺术很快在中国普及和发展起来。
  五十年代初期,新兴起来的创作水印版画又继承发扬古老而深厚的传统,并从中国民族、民间以及国外现代艺术中吸取营养,形成了目前这种兼具传统风貌和时代精神而又有独特技法的艺术式样。已渐为国内外美术界、艺术研究家和收藏家所瞩目。
  中国现代水印版画艺术,主要是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重结构,长于运用干湿、浓淡、虚实的对比与谐调,去表现丰富多彩的物象,使画面水色淋漓具有装饰性的效果。它的这种民族艺术风格,是其明显区别于其它国家版画种类的一个标志,“给世界文化宝库创造了珍贵的版画遗产”(李平凡语)。
  注:
  ①饾板——明万历年间,安徽民间流行一种在套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色迭印的美术印刷方法。先根据画设色深浅浓淡、阴阳向背的不同,进行分色,刻成多块印版,然后依色调套印或迭印,因其零砌拼凑如有饾钉,故称“饾版”。胡正言刊印的《十竹斋笺谱》是短板的代表作。

  ②拱花——我国早期一种不着黑色刻版印刷方法,以凸出的线条来表现花纹,类似现在的凹凸印,五代时(公元十世纪)已用这种方法在木板上刻山水、花鸟、虫鱼,制砑光纸。明代胡正言用饾板和拱化衬托画中的流水行云、花卉虫羽,画面生动而且富有神韵。
一、水印版画的材料和工具
  木板 一般选用木纹细密、木质匀净、板面光洁的梨木、白果木、桦木、枣木和椴木。用椴木和桦木制成的三合板、五合板、七合板效果甚佳。水曲柳制的多合板,木纹变化多,在水印版画中能取得拓印的特殊艺术效果。
  在刻制木板之前,首先要用木砂纸磨板,使木板表面平整光滑,以便刻制和拓印。用木砂纸打磨时,应将木砂纸包在长方形小木块上,平贴在木板上顺着木纹磨擦,直到平整为止。如用作副版,质地不一定十分光滑,稍粗糙有木纹痕迹的,易印出各种天然趣味,达到水印版画的“木味”效果。
  木刻刀 备好一套12件装的高级木刻刀。如能设法定做顺手的木刻刀则更好。刻水印版画尤以圆口刀、方口刀、三角刀、平口刀、斜口刀为宜。方口刀和平口刀可用来铲大面积剔除部分。斜口刀可用来切断木质纤维,斜口刀的刀头要尖而锐利,宜备斜角不同的刀各一把。
木刻刀
纸张 水印版画在拓印时,常用宣纸,宣纸以“特净”最好。根据需要选用单宣或夹宣,也有人习惯用皮宣、过滤纸、吸水纸和专业版画纸。总之,印水印版画的用纸,以吸水性能好、敏感、有韧性、干后变色少者为宜。
  颜料 选用透明性能好的中国画颜料和水彩画颜料。使用水粉广告之类的粉质颜料,亦可达到滋润厚重的效果。日本制的水性版画颜料也不差,但不宜用油性的颜料。
颜料
磨擦器 在拓印过程中,一般使用“马连”。“马连”一词来自日本,即用大毛竹笋皮做的笋皮擦子。
  “马连”的制作方法:选好一块较宽的笋皮浸泡在热水中,到完全柔软时取出,再根据小于笋皮的宽度,剪一块圆形硬纸片,涂上一层胶,将细麻绳盘粘在这块圆形硬纸片上,成为一个有硬纸垫着的绳饼,再将此绳饼贴在笋皮光的一面,将笋皮紧贴绳饼边缘卷紧,两头在中间打结制成一个“马连”。
马连
刷色色用笔 根据版面部分的大小,准备好各种尺寸的底纹笔、水粉笔、油画笔和羊毫毛笔。
 其它用具 调色盒、白色盘子,湿纸用的喷壶,作镇纸用的金属尺条等等。
喷壶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版画画面的效果是和工具及材料的性能分不开的,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2E_具的特性,才能发挥出工具及材料的表现力。
二、水印版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画稿 一幅水印版画的完成首先要作好小构图的设计,设计时应该根据印成作品后所表现出的干湿、浓淡、虚实等特点在画稿上预先考虑好,然后完成一张小画稿。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及用墨、用色来作多种尝试,从中挑出能体现自己意图、又有水印特色的画稿进行放大。画稿放大后,在考虑到水印版画的特性和特点的同时,要着手解决板材、分版、刻主版、水份的变化、套版的程序、色彩的配置等等一系列水印制作中的技术问题。
  在画稿中,构图的表现形式一经确定,便需要进一步遵循形式上的规律,推敲、加强、充实构图形式的结构。作品构图中的结构,是形、色、刀味、木味、韵味等形式因素的综合,不同的结构造成了构图形式丰富多彩的形式美感,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翻版稿 用削尖的铅笔在拷贝纸上用单线勾画出轮廓与结构部位的画稿,再将此画稿反过来覆在已处理好的板面上。另外,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把画稿描画到板面上,在刻制前,均需在板上刷一遍浅色的颜色,使得刻制时刻去的或留在板上的部分造型明朗,刀触清晰,这样,有助于作者更好地运刀。
  分版 水印版画一般需要一块主版和多块副版,分版的方法:把画稿翻描在一块板上,刻成后即为主板,再以此版为依据,借拷贝纸的透明,用笔把主版上的物象描画在纸上。然后以这张有主版套色区域位置的拷贝纸为准,垫上复写纸,复写到第二块板上,即为副版。根据画面需要,主、副版不够套用,可视具体情况增加第三、第四块刻版,用以增加画面覆盖后物象的形或色。如碰到某处刻坏,可以增加一块刻版弥补,对齐在原部分套印上去。
  刻制 用刀在木板上刻制,不论何种刀,都可以刻出许许多多不同形状的点、线、块。几刀相连还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艺术效果。运刀的基本方法不外乎是利用刀刃的正锋、侧锋在木板上进行推刻、挑刻、晕刻、颤刻、摇刻、铲刻、刮刻、单刀刻等等。
  推刻 这是刻画物象的主要刀法,捏刀向木,用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平稳均匀地按一定角度向前推着刻,可造成整齐的阳或阴的线、块、面。
  挑刻 用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短促着版,刀入版表层即向上挑,可形成大小、长短、宽窄等不同的圆、三角、方形的点。如果选用三合板刻制,挑刻需注意用刀的方向与木纹走向垂直着力,挑时木质才可自然断落。如顺木纹走挑刻,不易断落。
  晕刻 用方口刀、平口刀、斜口刀倾斜刻削版面,时轻时重,运刀过后,便产生类似画笔深浅过渡的效果。
  颤刻 圆口刀、三角刀、方口刀向前动刀时,前后顿挫着力,时起时落,形成粗细、缺拙的线、面,具有“金石味”。
  摇刻 用圆口刀、三角刀左右摇动着向前运刀,可刻成两边似锯齿状的曲折、奇变的效果。
  铲刻 将刀头略平放,用刀平平地铲过去,就成“铲刻”。铲的面一般都较宽,除方口刀以外,其它的刀铲出来的刀触,边线毛糙,变化较多。由于铲的面宽,用的力也需大一些。
  刮刻 利用刀刃或刀尖在木版上刮出凹陷,轻刮可以刮出柔和的凹痕,用力刮会出现较强烈的刮痕。刮出来的刀触,常有一种较含蓄的感觉。
  单刀刻 用斜口刀可进行阴刻或阳刻,用刀时保持一定的斜度。
  “阴刻”是在黑底上刻成凹于版面的线、面、点,除此以外的版面仍留在版上;“阳刻”是在白底上刻成凸出状的线、面、点,除此以外版面刻掉。运用“阴刻”或“阳刻”的单线,勾勒出形体的轮廓,这是我国的传统手法,运用得恰当,非常优美而又富有民族特色。
  以上刀法的运用关键是如何塑造物象的造型,无论是选用阳刻、阳刻还是使用何种刀具,采取何种刀法,都要既注意把握对象的形体和特征,又要充分发挥刀触、刀痕的作用,增强艺术感染力。运用刀法,选择刀具种类,在一幅作品中不可变化太多而杂乱。也要防止用刀平庸单调,照稿子描着刻,而缺乏生
机。
  拓印 水印版面的关键,就是要掌握好水份的变化。无论是木板的水份,还是纸里吸收的水份,都对拓印质量有直接影响。拓印前,先用喷水壶均匀地将纸喷潮,使水雾均匀地散布在纸面上。天气炎热或干燥季节则喷得湿一些。如是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纸里的水份不易蒸发,最为适宜。纸张在受潮后会比干燥时胀大一些,在整个拓印过程中,基本上都要保持一定湿度,以免套不准确。一般情况先印副版后印主版,先印淡颜色后印深颜色。在拓印过程中将湿纸平放在版上,覆盖旧报纸或塑料薄膜,压上镇纸工具,对好标记线(在水印版画中将印纸边对准较长的和画面平行的一条线,然后再将竖线延长标到印纸上的中端,这样即使印纸吃水后变形、胀大,也只能从中间向二连延伸,不会影响套版的准确性)。开始在版上敷色,每块版面敷色需要反复多次。如果拓印时发现水份过多的渗化,可采用“破墨法”,即急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在相反的方向落笔,使清水压迫色水回缩。
  另外,古代的一种水印版画,目的在于复制国画。经过细致的分版、制作、套印,可以做到有笔、有墨、有色,而且水色滋润,浓淡相宜,几乎可以酷似原作的特殊效果。现在我国的荣宝斋、朵云轩等出版单位,仍沿用此法复制古今国画。
  这种方式的印制过程为:
 (一)勾描:由画师专任此项工作。第一步先分色分版,把画稿上的所有同一色调的笔迹划归于一套版内,画面上有几种色调,即可分几套版。色彩简单的画面有二三套,工细而复杂的要分几十套。勾描时按照分就的套数用墨线勾在一张透明纸上,要求将画面深浅浓淡的层次和笔触如实反映出来,然后将此纸粘在木板上付刻。
  (二)刻版:刻者除依据墨线雕刻外,还须参看原作,细心领会,持刀如笔,才能把原作的精神和笔法传达得惟妙惟肖。
  (三)印刷:各分版刻成后,按照画面的需要,依次逐版套印成画。印刷使用的纸,以宣纸、绢为主,墨色材料必须和原材料完全一致。
  由于印刷用料及装裱形式与原作相同,因而这种水印的复制性特别强,具有酷似原作、几可乱真的效果。
  现代水印版画拓印完成干透以后,根据国际版画题签惯例,须在紧靠画面底部半公分处,从左到右,用铅笔签上作品的印数(用分母表示总印数,分子表示第几幅)、作品标题、版画种类、作品的尺寸、作者姓名及创作年月,以表示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责任感和作品真伪区别的标志。
捣练图(水印复制)
三、水印版画几种特殊的肌理技法
  肌理原意指肌体的纹理。在水印版画中泛指拓印出的各种自然形态的结构、特征。肌理在版画表现中不是刀刻划出来的,肌理是通过特殊选定的材料木皮、布纹、白版纸、装饰墙纸、砂子、木屑等表现出来的。肌理的运用增强了水印版画的艺术感染力,在水印版画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粘贴肌理 粘贴各种材质肌理,并在了解材质肌理印制效果及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将客观物象用抽象的纹理去表现,产生抽象或意象或具象,甚至达到逼真的艺术效果。这一切需要艺术家独具的灵感和智慧,对印制技术娴熟的把握以及驾驭各种材质的本领。面对制作成的特殊版画,反复推敲上面凹、凸、平、斜的种种痕迹、肌理,制定出最佳印制方案。
  凹印法 此种方法和铜版画中凹印相近。用较干的颜色,可调些浆糊,涂到含有凹痕的肌理上,用透明有机玻璃片顺着肌理的纹将凸面上的颜色刮去,这样颜色就存在凹痕之中,将印纸覆盖其上,用马连或汤勺从背面加压力磨擦。磨压的力量视纸的含水量来定。
  凸印法 一般用旧油画笔蘸上所需要的颜色,利用笔的扁平面,在需要印制凸痕的肌理上擦,由于笔的扁平面宽,笔里含色含水少,所以只需较少颜色擦到凸纹上,凹处不存颜色。这样就可以印出凸起的细致纹理。
  湿印法 将中国画颜色或水彩画颜色根据需要加清水调匀,印纸含水略多,用画笔蘸上颜色,涂在需要印制的纹理上,将印纸覆上,用马连轻轻按摩或重拍即可印出所需的纹理。
  重叠法 用透明色上版,先印淡色,再在同一部位加较深色重叠印上。先印虚些,再在同一部位刷色重叠印上去。亦可在同一部位的版上先印冷色再印暖色或先印暖色再印冷色。这样用薄色重叠压印,多次覆盖,取得变化自然,浑厚整体的效果。
  染印法 如果整个画面印好翻开来看,整体色彩关系比较散乱,各部分不够谐调,再把印好的画覆在色版上对齐,在版上刷上起统一基调作用的透明色彩,薄薄罩印若干次,便可去掉画面上的“火”气和纠正不够统一的毛病。
  各类技法的综合 将凹印法、凸印法、湿印法等方法同时在一次印刷中完成,需要凸部造型的地方,可将颜色着于凸部,局部印制需要凹面造型的地方,将颜色擦于凹部,印纸背面用马连或汤勺施加压力,将颜色吸附到印纸上,还可采用湿印法使其滋润、渗化,使其拓印效果变化莫测。如此反复印制,采取综合水印版画特殊技法即可完成。
  “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技法是前人在实践中经过总结,不断地丰富起来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提高。若本书能对水印版画创作和研究技艺有所帮助,起到入门之用,甚感欣慰。笔者水平有限,偏颇之处恳请指正。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11/7/2019-09-18/29498.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版画技法最新 技法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