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锈观色
真铜锈的颜色自然坚固;假色锈浮、粗松。一般假锈色用沸碱水刷,即可露出破绽,有些光亮假锈也挺坚硬,须用打火机或烛光苗烘烤局部,锈色溶化即假,还可用舌尖舔、鼻子闻有化学药品异味的必为假锈。
2、判质辨迹
判断器物真伪,找破绽。①从青铜器的脚、角常碰磨处,观其铜质。宋以后的铜器多以黄色、白色为主。宋以前的青铜器铜质发红。②看铜器荫蔽处,如鼎的耳、腹下,是否有合范的范迹;后代仿铸多采用失蜡法,范迹一般在蜡型上就已修掉了。③听声音。出土的商周铜器多数叩发音浑浊,一般后代仿器声音较脆。④仿器也比商周器壁厚、体重。
3、细辨铭文
一般有铭文的仿器为了显示铭文,所作锈色多避开铭文,有些铭文是在器上后刻的,所以铭文部位无锈或少锈。铭文笔画的底部无锈,而真器原有的铭文有锈。商周铜器采用块范铸造时,精细的花纹是在外范上刻的,铭文是特制一块范板嵌入器底的,所以器物铸成后,细纹与铭文大多是口窄底宽。而后代仿制直接在蜡型上均已刻好,纹道则口宽底窄,这是鉴定的重要一点。
4、传统鉴别方法
谚语有:“先看形、后看花、拿在手里看底下,紧睁眼、慢开口、铭文要细察、铜质?锈斑、底子?是关卡。” 先看形,就是先看器物的造型,因不同时代的器物均各有其造型特征;后看花,即观察花纹,每个时代的器物都有它的主要纹饰,且和造型相辅相成;拿在手里看底下,即细看底下所留范线、网线、铸疣、垫片和铸补等;紧睁眼、慢开口,即先看后说,经过分析比较,然后加以判断。
5、铭文要细查
铭文一般有固定方位,也有个别例外,有时厚锈覆盖铭文而影响判断,故观察铭文款识时须细察。
6、铜质是关卡
青铜器锈斑,底子是年久氧化而成。故锈质坚硬,分层次,有断面,底子晴亮,这是铜质的呈现。假锈假底则相反,铸花上窄下宽。留有铸瘤及碎裂必真,铸铭留有范痕,原来氧化层未动者必真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