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除其在主体部分的图文外,其外观形式是由封面、扉页、内容提要、画页、版权页、封底、书脊、书口、书眉、书脚等十个部分构成的,多册套书一般还有总日录(目次)页。有的分场次、章节的单册书也有目录或目次一页。此外还有封二、封三两页(通常为空白页),有的在画页之前还画有绣像。
(一)封面。是印着书名和带有书中主人公形象的彩色画面的一页,也叫封一,俗称书皮,是用纸质较好的厚纸做成,是连环画装帧的主要部分。连环画的封面是连环画的脸面,大都绘画精美,色彩醒目,是全册画面中最精形、最有代表性的一幅。
(二)扉页。是封面后、画页前印有书名、出版社名称和原著者,改编者,绘画者的一页。封面后和封底前同书皮一体相连的空白页也称扉页。
(三)内容提要。有的书称“内容简介”或“前言”,通常在扉页的后页,是梗概介绍全书内容的一页。
(四)画页。也称画幅,是指图文相结合、相对应的连环画主体部分。每一册连环画都是由几十或几百幅连续起来带有画面、文宇的画页所构成的。一般连环画都是一页一幅画一段文,少数大开本连环画也有一页两幅或四幅画及相应文字的。还有的在对开的两页中,一页是画面,另一页是文字的。
(五)版权页。是印着书名和原著者、改编者、绘画者、出版者、发行者、版次、印次、印刷年月、印数、书号、定价等的一页。连环画的版权页通常都印在封底,也有印在封二或封三页的、还有的在封面后或封底前单印一页的。所以不能绝对地说封底就是“版权页”。连环画的版权页是仅次于画页的重要一页,有人形容它是连环画的“身份证”或“户口”也不无道理。
(六)封底。是连环画最底部的一页,也叫封四,俗称书皮。多数版权印在封底,不印版权的封底,一般印有统一书号,定价和出版社标记、责任编辑者等。
(七)书脊。连环画装订的一侧,也叫书背。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和出版机构名称等,页少册薄骑马订装订的连环画,书脊没有也无法印刷文字。
(八)书口。连环画册上跟书脊相对的一边,线装连环画册在此标注书名、页数等。
(九)书眉。连环画书页的上端。
(十)书脚。连环画书页的下端。
书脊、书口、书眉、书脚,为连环画书的四边。
同其它藏品一样,收藏连环画也要讲究方法。如果不分题材、不辨良莠地大量求购,必然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下面介绍几种收集方法:
(一)全集型。连环画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因而全集型具有种类全、数量多、起点高、难度大等特点。
(二)专题型。可按不同题材、艺术、时期、作者或出版社以区分。还可专门收藏同一题材不同版本,对日后深入研究定会获益匪浅。
(三)专集“文革”型。“文革”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反映在连环画上自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30多年过去,其存世量日渐稀少,有代表性的更加难觅。凡对其收集相信对日后研究“文革史”、“文革风俗史”等将大有裨益。
(四)专集套书型。收集套书体现收藏规格,成套品种由于内容丰富、连续性强,往往为许多人所青睐。套书《三国演义》(60册或48册一套)、《红楼梦》(16册一套)、《水浒传》(30册一套)、《东周列国志》(50册一套)等。
从外观看,什么样的连环画才是好的呢?这就涉及到连环画的品相问题。
旧连环画的品相应以全品相和残品相为界点,封面、封底、书脊和内页中的扉页、内容提要页、画页、版权页(指版权不在封底,而单印的一页),“七全”的为全品相;残缺的即凡不具备“七全”的均为残品相。全品相者分五成,即10—6成;残品相的也分五成,即5—1成。各“成”界定标准是:
(一)全品相
十成品相:全书崭新、平整,封面封底无磨损、无折痕、无印章,如同未经翻阅般完美。
九成品相:全书基本崭新,封面、封底有自然磨损,有少数轻度折痕,无笔痕,可有图书藏书印章,有原灰,但可除去,除灰时不损坏书。
八成品相:封面、封底有不能除去的轻度污迹(如汗渍、锈迹等),书边、角微损。
七成品相:封面、封底有中度磨损,无缺角无破损,内页较干净、平整,有部分卷角,有个别字迹,但不能有圆珠笔、签字笔、彩色笔等笔迹,亦不能有明显污迹。
六成品相:封面、封底失去大部分光泽;有明显的疤痕和角位受损以及污迹或刻意的修补,但不能缺皮少页。五成以下的书,除非罕见或作为资料备存,否则无收藏价值。
(二)残品相
五成品相。画页全、扉页全、内容提要页全、书脊全、封底及版权页全;无封面。
四成品相。画页全、扉页全、内容提要页全、封面全;无书脊、无封底及版权页。
三成品相。画页全、扉页全、内容提要页全;无书脊、无封面、无封底及版权页。
二成品相。扉页全、内容提要页全;无书脊、无封面、无封底及版权页,画页残缺。
一成品相。残留有书名,画页残缺,其余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