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年画,之所以能成为千年古镇杨柳青名扬中外的标志性民间艺术,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杨柳青年画与杨柳青地方的民间年俗联系紧密,可以说它是为当地的年俗而诞生、而存在、而发展的。
过年,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人们看重“春种秋收,秋收冬藏”,企盼五谷丰登,平安吉祥。于是,人们便运用很多的方法除旧迎新,去灾纳福,避凶趋吉。这就在民间形成了贴神马、换桃符、放鞭炮等许多过年的习俗。
杨柳青是个千年古镇,又有着南北漕运码头和物资集散地,人流兴旺、物流丰裕的特殊地位和条件,这里的年俗必然更盛于其他地区。一进腊月,全镇就开始被过年氛围笼罩,各年货集市开始上街,衣帽鞋袜、大鱼大肉、干鲜果品、米面调料、年画春联、窗花吊钱儿、灯笼爆竹等各种年货应有尽有。腊八是过年的入口,这一天不仅人们要吃腊八粥,更重要的是从这一天开始人们要忙过年了。一是扫房,家家户户都动起来了,屋里屋外犄角旮旯翻箱倒柜都清扫得干干净净,特别是那些贴了一年的旧年画旧墙围,都统统清理掉,以示除旧,借以把旧年的晦气和不如意都随着这个扫房除旧驱净赶走。二是购置年货、杀猪宰羊、买米买面、请神马、买年画、写春联、置新衣、购买鞭炮花灯吊钱儿窗花等一应过年用品。“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到了这一天,家家蒸年糕、摆糖瓜来祭灶,也就是把供奉了一年的灶王像,祭拜后焚烧升天,燃放鞭炮,恭送其回天庭汇报工作,之所以用年糕和糖瓜来祭祀,其意就是贿赂他,粘住其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是过小年,从这一天起,过年就进入了倒计时。平日里的窝头咸菜,粗茶淡饭开始更换成大米、白面和荤腥菜肴。其后几天,便是糊窗户,贴年画,布置装饰房屋,经过扫房刷洗擦抹得窗明几净的家具摆设,加上贴满屋子的年画亮亮堂堂,一派新气象。再就是炖肉、煮鸡、炸素食、蒸馒头、蒸年糕花糕,准备过年除旧迎新的祭祀供品和食物。蒸的馒头等主食贮存起来够吃到多半个正月,取其盼丰收之吉意谓之“万年粮”。腊月二十九春联、窗花、吊钱儿、门神等开始张贴。到了大年三十除夕之日,过年的氛围逐步向高峰推进。家家燃放鞭炮,悬挂彩灯、门神、灶王、全神大纸、财神、平安马、天地牌等一应神马全部供奉到位。神龛上摆满各式素食供品,十分火爆。供奉完毕,就是家家户户的年夜饭、团圆饭,儿童打灯笼、放鞭炮、守岁。子时午夜,随着“发大纸”焚香跪拜,辞旧迎新,吃饺子。一夜连双岁,千家万户,鞭炮齐鸣,过大年的氛围达到了顶点。紧接着就是正月初一大拜年。正月初二祭财神。正月初五过破五,各行开业接财神。立春日贴《春牛图》。初八拜星君,“敬花灯”。初九玉皇诞,祭天公。正月十三祭虫王。正月十五上元节,闹花灯,赛花会。正月十六遛百病。过年的高潮又掀一波。正月二十五“填仓”。过年的风俗一直延续到二月初二,龙抬头,春社日,才算完结。
正是有了这些浓郁的民间年俗,才有了杨柳青年画形成发展的丰富土壤,在为这些年俗的服务中,杨柳青年画也从无到有,由小苗长成壮树。杨柳青旧时的民房大都是土坯房。这种房屋内外墙都是泥抹的,墙体厚窗帮宽。须用白纸裱糊才能白亮。为了人们装饰方便,杨柳青年画除印制中堂、横幅、四条屏、八条屏、门斗方外,还大量刻印窗条画和炕围画。这样,使年画既是艺术品、装饰品,又有裱墙的功能。“东一张,西一张,贴在屋里亮堂堂。”过去农村没有自来水,家家用水缸,杨柳青年画就刻印了《缸鱼》,供人们贴在水缸上方的墙上。过年除旧迎新,人们需要祭祀天地,就刻印大量神马出售。人们希冀全年平安吉祥,就为人们奉上门神、钟馗。从内容上看,人们希望子孙兴旺,福寿绵长,画师们就创作刻印了《麒麟送子》、《莲笙贵子》、《金玉满堂》、《葫芦万代》、《福善吉庆》等年画。人们崇尚美好,就有娃娃、仕女等画出现。杨柳青是水乡,人们长年打鱼、种莲、养苇、使船,年画中在阐发人们愿望的同时,极力反映这些生活特点。如,《莲年有余》、《五子夺莲》、《戏莲图》、《十不闲》、《渔家乐》《庄家忙》等等。可以概括一下说,杨柳青地区的年俗是杨柳青年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源泉。杨柳青年画则是杨柳青民间年俗的具体反映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