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名人肖像创作的思维活动过程大致由三大要素构成:一是人物精神形象的把握与创造;二是相应的形式语言的架构;三是人物客观形态与具体特征的把握。其实这三方面的划分只是出于讨论需要勉而为之,实际创作过程中它们是水乳交融彼此不能分开的。由于实践关系,本文只结合雕塑中的名人肖像创作来讨论这一问题,也许对于其它造型艺术领域中的肖像创作或许也会起到一些启示作用。
精神形象对于肖像创作而言,是指作者对特定人物的灵魂特质的把握。既要抓住被刻画者的思想情操、精神风貌的个性,又要考虑到他所处时代和地域的人们的共同精神面貌,而且当中必然会融进作者自已灵魂的影子。作者之魂与表现对象之魂的天然溶融便铸成了肖像作品之魂。
精神形象的铸造不但赋予作品以生命,而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使形式语言的建构和人物客观形态的取舍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准则,为艺术家的创造思维设立了牢靠的逻辑起点与终点。
罗丹的《巴尔扎克像》之所以如此成功,正是由于他敏感地洞察了巴尔扎克深邃的灵魂和超人的勇毅,并与自己的灵魂相融合,依此而创造出最佳的形式语言作为表现的载体。
精神形象的把握既然是肖像创作成败的关键,作者对所表现人物的认识深度自然就决定了其作品的深刻性,这正是肖像创作的要诣。对人物的认识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当然又是取决于艺术家的世界观、宇宙观、价值观、以及各方面的丰富知识、生活阅历和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而练就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刻的理解力。除此以外,对关于人物的一切资料、情况的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与常人相比必然具有更犀利的目光和更独到的见地,他对人物的理解也许会大大超乎一般群众的认识层次。
肖像创作中,精神形象的最有力最必不可少的表现载体就是形式语言了,使内在的灵魂表现出来,从而引起世人的共鸣。
形、体、空间以至点、线、面、肌理、色泽等所有的可视因素构成了雕塑语言的词汇表,肖像作品的语汇当然也出自其中。
形式语言是肖像作品的筋骨皮肉,所以艺术家在充分把握精神形象的前提下必须以最大的精力来建筑一个风格鲜明的有血有肉的形式架构来抒发对该人物的真挚感情。这形式架构决定着作品的档次,体现着作者的才华。一件作品能否在艺术史上占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也在于这形式架构。
澳大利亚舞蹈家和编导墨菲说:“艺术应该让观众吃惊,使他们出乎意料,要不断变化,才能有创造并能取得进展”。雕塑形式语言的建造就该有这种锐意创新的精神!
我国的现代雕塑受苏联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名人肖像创作方面大都还承袭着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写实语言。艺术需要的是百花齐放,尤其是形式语言的丰富多彩。如此的现状并不能让人乐观,但却给年青的艺术家们留下了极为广阔的表现天地。
客观形态
任何人都是一个客观实体,都有一定的身材、相貌、发型、衣着等特征,肖像创作当然不能离开具体人物的这些外在特点而去凭空臆造。而且人物的生活习惯、职业、经历等运动中的形态也是造型的必不可少依据。创作过程中应竭尽所能地猎取这些信息,并深入研究。
然而即使拥有多么充分而详实的客观形态的素材,如果不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取舍而转化为一定的形式语言,也难以对精神形象的表达起有效作用。这就是艺术造型与客观形态的距离了。
三要素的辩证统一与物化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把三要素强分开来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思维过程中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精神形象决定了形式语言的风格取向与构架,决定了客观形态的取舍与改造;形式语言使精神形象转化为可视形态,使客观形态更好地服务于精神形象;客观形态则是熔铸精神形象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又是形式语言的客观依据。总之,它们谁也离不开谁。
如果我们把三个要素各都设想为只向一方面射出光线的发光体,那么它们所发出的光线的交汇点,就是艺术家梦寐以求所要塑造的人物的意象了。然而这历尽千辛万苦才捕捉到的意象只是作者脑海中的一个朦胧印象而已。只有把这意象凝固到石头里,熔炼进青铜中,雕塑家才算完成了工作。雕塑技巧与造型修养这时便成了唯一可通的桥梁。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