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官窑的烧造时间大约只有2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留传下来的汝官窑产品不足100件,大部分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及日本的某些博物馆中。由于实物瓷料和历史文献资料都比较少,人们对汝官窑的真面目知之不多。80年代以来,宝丰县清凉寺汝窑遗址发现后,出土了大量汝官窑碎片、匣钵、窑炉、作坊等各种实物资料。在些基础上,有关文物考古部门和科学研究单位对此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从烧造工艺和科学技术的角度对汝官窑的釉色、质感、纹片等主要外观特征的形成原因进行科学分析。
1、胎的烧结度——汝官窑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质地疏松,没有很好烧结,断面干涩而没有玻璃光泽,吸水率和气孔率都相当高,大大小小的空洞特别多,有时还可以看到断层。这些特征一般用肉眼就能够分辨出来,如果用放大镜或50倍的体视显微镜观察就更加清楚。在观察这些特征的时候,必须采用新打碎的断面而不能采用受泥上污染的断面。
2、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窑胎是用高铝粘土配制而成,其(Al2 O3)含量介于27~31%之间,助熔剂(CaO+MgO+k2O+Na2O)含量在2.6~4.9%之间,象这样的高铝质胎,其烧成温度至少要达到1300℃才能使胎完全致密化。但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判断,大多数汝官窑的烧成温度只有1150—1220℃,少数有明显流釉现象的产品可达到1250℃。由于实际烧成温度比较低,所以大部分汝窑的胎都没有完全致密化,即使有些釉已过烧的碎片,其胎中仍含有较多的空洞和一定量的开口气孔,胎的断面也没有出现玻璃光泽,说明没有完全致密化。
与同时期的其他名窑青瓷相比,汝官窑胎的烧结程度明显较差。例如有些致密化程度较高的北宋钧窑胎,虽然也存在少量闭口气孔,但断面上已经出现明显玻璃光泽;大多数临汝窑胎的烧结程度也比汝官窑高;龙泉窑白胎青瓷的断面亦已出现玻璃光泽,闭口气孔也没有汝窑多。
汝官窑上述几种断面特征的存在,一方面说明烧成温度不够高,另一方面还说明汝官窑对胎泥的加工并不十分讲究。一般说来,用手工制备出来的胎泥颗粒较粗,而且很难把包裹在其中的气孔和断层完全清除掉,但如精心淘洗并加以陈腐,再经反复揉练,可以大大减少这些缺陷的存在。景德镇明清官窑胎中很少见到上述这些缺陷,其主要原因除烧成温度较高外,胎泥的加工比较讲究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汝官窑胎要达到完全致密化或接近完全致密比也并非难事,但汝窑陶工并没有这样做,其中必有原因。原因之一是汝官窑的釉都有石灰釉,烧成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就会严重流釉;原因之二是汝官窑大部分都是宫廷陈设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艺术外观上,包括造型、做工、釉色、釉的质感以及纹片等方面。就陈设瓷的整体艺术效果而言,釉比胎更重要,釉色和质感必须做到尽善尽美,而胎没有达到完全致密化关系不大,所以古有“重器不重质”之说。当时为了得到玉质感釉的艺术效果,汝窑的窑工有意识地使烧成温度偏低,使大部分产品的胎处于不同程度的微生烧状态。本文在下面的讨论中说到的“生烧”、“微生烧”、“正烧”、“过烧”都是指釉的烧成状态而不是胎的烧成状态。
3、胎的色调——汝官窑的胎一般都称之为“香灰胎”,因其色调与香灰比较接近之故。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后发现:窑址中出土的汝官窑碎片,其断面色调接近土黄色,这是毛糙的瓷胎表面与泥土长期接触所造成的。这种土黄色用毛刷和清净剂反复擦洗仍不能完全除去,说明泥土已经和胎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把碎片打碎后,新断面的色调极大多数为灰白色或白中偏灰,这是汝窑真正的胎色,而香灰的色调是浅灰色,虽与汝官窑的色调比较接近,但仍有一定差别。另外,胎色的变化还与其烧成温度有关,烧成温度低的胎比烧成温度高的胎显得略为灰一些,这是因为烧成温度低不利于游离碳等杂质的排除之故。其实,汝官窑的胎色与龙泉窑白胎青瓷更加接近,但从来没有人把龙泉窑白胎青瓷的胎称之为""香灰胎""。作者认为,即然汝官窑“香灰胎”之称已经约定俗成,不妨还是这样称呼,但是必须对其真正的胎色心中有数。
汝官窑灰白色胎的形成与胎的化学组成和烧成气氛有关。汝官窑胎含有2%左右的Fe2 O3和1%左右的Ti O2,其铁钛含量比唐代邢窑、巩县窑等著名北方白瓷稍高,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必然会呈现灰白色。
胎的色调对釉色有一定的衬托作用,汝窑的釉色,特别是透明度较好的天青、灰青及虾青都带有不同程度的灰色,其原因就在于胎色的衬托。
4、釉的色调——汝官的釉色大体上可分成月白、粉青、卵青、豆青、天青、灰青、虾青等七大类。这些不同色调的釉,它们的质感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色调和质感上的差异可能是不同的配方所造成的,但是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种汝官窑釉所用的配方是同一类型的配方,它们的化学组成,除了个别例外,没有明显差别。至于个别数据差别稍大,那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原料的不均匀性、样品本身存在的不均匀性以及测试方法的不同等等。
科学研究工作表明,青瓷釉色调的深浅与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密切有关,烧成过程中青瓷釉色和质感的变化大体遵循如下规律:当烧成温度低于1100℃时,釉料处于半熔融状态,釉料中的含水量铁矿物也未能充分溶解于玻璃中,所以釉层高度失透,釉面光泽差,釉色很浅;随着烧成温度的不断提高,釉料进一步熔融,釉层中的玻璃态物愈来愈多,于是釉层变得愈来愈透明,釉面光泽也不断增强,与此同时,釉料中有更多的含铁矿物溶解于玻璃中并形成Fe++—O— Fe+++发色团,所以釉色就逐渐加深。气氛的性质则决定铁的价态,还原气氛弱,青釉中的铁大部分成三价铁状态,釉色呈黄色或青中带黄;还原气氛强,铁大部分成二价铁状态,釉色就呈美丽的青色。根据以上规律,就不难理解汝窑的几种不同釉色的形成原因。例如当烧成温度在1050~1100℃时,釉处于玻璃化初始阶段,青色成分很少,故釉色呈月白色;当烧成温度提高到1150~1200℃,釉料进一步熔融,釉色就从月白逐步变成淡粉青、粉青和卵青色;当烧成温度更进一步提高到1220℃以上时,釉料已经完全玻化或接近完全玻化,此时的釉色有天青、豆青、灰青及虾青等好几种,主要取决于烧成气氛。如果还原程度恰到好处,就得到天青色;如果还原不足,釉色青中带黄,就得到豆青色;如果还原过度,釉中有游离碳存在,就得到灰青或虾青。
釉色的变化除与玻化程度和烧成氛有关外,还同釉层厚度有关。器口处釉层薄,釉色就浅,底足附近或其他积釉处釉层厚,釉色就深,这是一种迭加效应。正如河中的水颜色深,脸盆中的水颜色浅,这一例子中水色的深浅也是迭加效应造成的。
5、釉的质感——汝官窑的质感大体上可分成完全失透感、玉质感、玻璃质感等几种。不同的质感是不同的显微结构造成的,而釉的显微结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们的玻化状态。下面把这三种具有不同质感的釉的外观特征与它们相应的玻化状态和显微结构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先说具有完全失透感的月白釉,这种釉的釉面光泽差,呈半木光状态。显微结构表明,这种釉的釉层中存在大量未熔釉料和大大小小的气泡,表明它们处于玻化初始阶段,烧成温度大约在1050~1100℃之间。大量未熔釉料和气泡的存在造成完全失透感和半木光状态。具有玉质感的粉青色釉,其烧成温度比月白釉稍高,大约1150~1200℃之间。釉的玻化程度也相应有所提高,釉层中未熔釉料的数量明显减少,玻璃态物质则相对增多,钙长石析晶大量形成,成群成片,可能还存在液相分离现象。具有这种显微结构的釉,其釉层仍有失透感,但釉面光泽已比月白釉有所增强,即从半木光状态转变成丝绸般的柔和光泽。就视觉效果而言,这种釉的外观与玉的质感差不多,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到1220℃以上,釉料就完全玻化或接近完全玻化,此时釉层中产生更多的玻璃态物质,液相分离现象已完全消失。具有这种显微结构的釉必然会呈现较好的透明感,釉面出现较强的光泽,有时还有明显流釉现象。由于它们玻化完全,铁的发色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故釉色进一步加深,即从粉青变成天青、灰青或虾青。
有些汝窑的釉面上存在大量针孔和棕眼,它们是在施釉和烧成过程中,气泡从胎和釉层中逸出釉面后留下的痕迹,这些针孔和棕眼,前者因未能在烧成时被流动的釉填补而有一定的深度,后者虽已被流动的釉填补,但仍未完全填平而留下浅浅的凹坑。烧成过程中处于不同升温阶段的釉的显微结构图。
由于配方和烧造工艺的不同,汝窑的釉色和质感同其它历代名窑青瓷有一定差别。例如钧窑的天青釉是青中带蓝,还伴有乳光现象,而汝窑的天青釉则是纯正的青绿色,不带蓝味,也没有乳光现象;又如民汝窑极大部分都是玻璃釉,没有玉质感釉。总的说来,汝窑的釉色和质感受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作为鉴定标准之一。
6、斜开片与鱼鳞纹——汝窑的开片有直开片、斜开片、大开片、小开片等几种。斜开片和鱼鳞纹是汝窑的一个创造,也是汝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观特征。在中国古代能够掌握这种技术的窑场虽然不止汝窑一家,但也为数不多。
斜开片的主要特征是其形貌会随着光线入射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众所周知,釉色的浓淡深浅与釉层厚度的密切有关,釉层厚釉色就深,釉层薄釉色就浅。斜开片形貌多变的原理与斜开片一侧釉层厚度的变化有关。断面观察的结果表明,斜开片把釉层一分为二,一半形成锐角,另一半形成钝角。当光线以合适的角度照射到斜开片上时,锐角的尖端部分由于釉层很薄,故色调比周围的其它部分明显较浅,结果就形成一条宽度约为0.5~1毫米的接近无色透明的白边。如果转动瓷片,由于光线的入射方向发生改变,白边的宽度就逐渐变细,当入射光线的方向与斜开片的斜面方向一致时,白边消失,只看见一条很细的裂纹。离开锐角的尖端部分,由于釉层逐渐变厚,故色调呈现正常的青绿色。
斜开片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孤立存在,有的数条平行,有的二、三条以一定的角度连接起来,也有的四、五斜开片与一条直开片围成一个多边形,多边形的外形和大小颇似鲫鱼的鳞片,故称之为“鱼鳞纹”。如果光线的角度合适,则构成鳞片的几条斜开片都出现白边,颇似鱼鳞的周边;而白边以外内部分都呈青绿色,好象鳞片本身,与鳞片紧靠的直开片没有白边,好象鱼鳞的根部。鱼鳞纹周边与鱼鳞本身存在色调反差,特别是二行斜开片的交角处形成的白边特别明显,这种色调反差产生一种立体感的视觉效果。由于斜开片的方向没有一定,所以在转动瓷片时,就有一批新的“鱼鳞纹”显现出来,而原来的一批“鱼鳞纹”则逐渐隐没,时现时隐,变化无穷。汝官窑中有些釉色天青又有密集鱼鳞纹的产品尤为难得。
根据对大量碎片的观察结果,斜开片的形成大致有如下一些规律:1、在出窑前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的开片大部分都是又粗又长的直开片,没有斜开片。在冷却后期形成的开片则大部分都是小的直开片。这些大、小直开片构成的网络把整个器物上的釉分割成许多小区,斜开片则是在出窑后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或放置过程中在这些小区内形成的。这些斜开片在廷伸过程中,一触至网络上的直开片或其它斜开片就被阻断。所以斜开片都是即短又细的小开片,其长度一般介于5~8毫米之间,很少有超过10毫米的;2、斜开片大多出现于正烧的天青釉和微生烧的粉青釉上,而生烧的月白釉和过烧的天青、灰青、虾青釉一般没有这种现象或不明显;3、有些内外施釉的产品上,往往器内有斜开片而器外则没有斜开片,内外两面都出现斜开片的较为少见;4、不是所有汝窑产品都有斜开片,只有在少数产品上可以看到这种现象;5、除了汝窑外,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也有斜开片;6、斜开片的产生与釉层厚度有关。汝窑的釉层厚度一般在0.5~0.8毫米之间,只有达到这样厚度的釉层,才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斜开片,器口部位的釉太薄,就不容易产生斜开片,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云官窑的釉,有的厚达2毫米以上,也会产生斜开片。
斜开片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为了更好地对此进行探索,有必要先搞清楚直开片的形成机理,《中国古陶瓷科学》一书中对南宋官窑和传世哥釉大小开片的形成机理作如下解释:“直开片的形成是釉的膨胀系数大于胎,在出窑前后的冷却过程中,釉比胎收缩得更快,因而釉受到张应力,冷却到200℃以下时,釉已完全硬化,完全失去弹性,当釉的张应力的强度超过其抗张强度时,釉就产生开裂,此时出现的裂纹都是又长又粗的直开片。一系列大的直开片的产生使釉受到的张应力得到削弱,但在局部地区胎釉之间仍有残余应力存在,残余应力的强度较弱,不足以产生大开片,但是会在出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产生小开片,小开片又短又细。南枕头官窑和传世哥釉的大部分小开片就是这样形成的。”
基于对直开片形成机理的认识和最近对汝窑斜开片的研究,作者对斜开片的形成机理有如下一些初步认识:
1、斜开片与显微结构--裂纹在扩展时,有时形成直开片,有时形成斜开片,这既和釉受到的张应力强度和釉层中的应力分布有关,又与釉的显微结构有关。下面结合几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a)过烧的汝窑天青釉,由于玻化比较完全,釉层中很少见到未熔釉料,钙长石析晶和气泡也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裂纹扩展时一定沿着最短的路线,即垂直于胎釉表面的方向进行,形成很多即粗又长的直开片。顺便说一句,凡是釉层较薄而且玻化很完全的釉,其裂纹都是以直开片的形式出现的,例如铅釉(图二);(b)生烧的月白釉和淡粉青釉,处于刚半玻化阶段,这类釉除了在冷却初期尚能形成少量直开片外,在以后的长期使用和放置过程中基本上就不再出现开片;(c)正烧或接近正烧的汝窑天青釉,其显微结构介于上述过烧和生烧两种情况之间,釉料已接近完全熔融,釉层中有成群成片的钙长石析晶和较多气泡。显微结构研究表明,纹片的走向与气泡密切有关。在冷却初期,由于釉受到的张应力非常大,故裂纹能够笔直穿过气泡而继续前进,气泡不会对裂纹的前进方向产生很大影响,开片的形态基本上都是直开片。但出窑后再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大量直开片都出现以后,釉受到的应力已经大大削弱,在这种情况下,裂纹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笔直穿过气泡而只能绕过它们继续前进,使裂纹的前进方向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结果就形成斜开片。
2、斜开片与玛瑙——古文献中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的记载,有人据此推测汝窑斜开片的形成可能与玛瑙有关,但也有人认为,玛瑙在釉中的作用与石英没有太大区别,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虽然杂质含量和结晶类型稍有不同,但对开片的形态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作者根据显微结构和电子探针扫描等科学手段进行研究的结果,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斜开片的形成与玛瑙直接有关的科学论据。
3、斜开片与釉层中的应力分布-斜开片大都出现于内壁,内壁和外壁同时出现斜开片的较为少见,单是外壁有斜开片而内壁没有的更加少见。这些事实表明,在同一件器物上,内壁釉层和外壁釉层的应力分布是不一样的,内壁釉层中的应力分布有利于斜开片的产生。影响釉层中应力分布的因素非常复杂,它们与器物的形状、各种工艺因素以及外部条件有关。总之,斜开片的形成都是一系列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而且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一窑产品中出现斜开片的产品为数不多,出现典型鱼鳞纹的更少。
结论
1、汝窑的各种不同釉色和质感实际上是同一类型的配方在不同升温阶段和不同烧成气氛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其变化规律可用示意图表示如下:
2、斜开片大多出现于微生烧或正烧器物的内壁,生烧或过烧的产品上一般没有这种现象或较少出现。斜开片的形成是一系列工艺因素和外部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例如釉层中存在的气泡和内部应力都会干扰裂纹的前进方向,使其发生偏离,形成斜开片。玛瑙在釉中的作用与石英相似,斜开片的形成是否与玛瑙直接有关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有关的科学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