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美术理论 > 工艺基础知识

明清时期的陶瓷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中工业成分的迅速增加,以及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日用商品和装饰品需求量的增大,陶瓷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明代流行青花瓷器,通过特种工艺使瓷器呈现透明釉体下白底蓝花的效果。这种瓷器生产过程较为简便,易于制作,而器质花纹的审美效果肃静淡雅,朴素大方,给人清新流丽的感觉,加上它能够负载众多表现世俗审美情趣的图案花卉以及人物故事图像,因而一出现即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欢迎,被广泛应用来制作普通的日用饮食和生活器皿,成为明代各个时期官窑集中生产的类型。青花瓷器在明代实现了其统治地位,直到清代前期它的生产势头仍然未减。
  青花瓷器的工艺为表现戏曲内容提供了方便条件——作画者可用毛笔在瓷胎上随意构图而后入炉烘烧,而兴盛的戏曲生活以及随之而起的戏曲版画的发展又为青花瓷器提供了创作源泉和技术借鉴。因而,明代青花瓷器成为戏曲绘画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各地的同类产品中,保留了众多带有戏曲场面或戏曲故事的器型。
  明代后期彩瓷兴起,先是斗彩,而后五彩,逐渐形成了一支与青花瓷器抗衡的大军,由于其色泽的丰富艳丽和表现内容的扩大,吸引了社会的目光,到了清代中期,终于导致了青花瓷器走向衰败。五彩瓷器在斗彩基础上兴起,出现于嘉靖、万历时期,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其生产达到了极盛。它的工艺是以釉上绘彩代替釉下青花,变一次成器为两次入炉。
  康熙官民窑皆生产五彩器,后者不受宫廷束缚,器物造型和图案题材更为多样,大量采取戏曲人物故事题材,其绘画风格深受明末陈老莲画派的影响,线条简洁有力,人物面部造型重神轻形。其绘法是先用蓝、红或黑色勾勒出人物的面部和衣摺轮廓,然后用平涂敷以各种鲜艳的色彩。
  康熙以后,宫廷里兴起受西方工艺影响的珐琅彩瓷,在瓷胎上用珐琅绘法绘制图画,使用进口彩料,其器质地细腻,款式新颖,绘事精致,其效果典雅鲜艳,流光溢彩,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御窑制作,用作宫廷御器,数量不多,极其名贵。其中乾隆御窑古月轩瓷器,多以戏曲题材为表现对象。传说古月轩主人为吴县人,姓胡字学周,先在苏州烧小窑,所制鼻烟壶,彩绘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十分精致华美。乾隆皇帝下江南见之,大加赞赏,携之回京,令主御窑。古月轩瓷雍容华贵,多有名士、重臣或帝王品题,常见如戴震、刘墉等人手笔。民国二年(1912年),胡氏第七世孙将其世传古月轩瓷180件售与外籍人士施德之(StarTalbot),遂流至国外。
  雍正以后流行粉彩瓷器,这是一种在五彩瓷器的绘制基础上,接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形成的釉上彩新品种。其绘法是在五彩画面的某些部分用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人物面部往往施用淡赭晕染,风格绵软,色泽柔和,效果娇艳淡雅。粉彩被大量应用于民间器皿的绘制,其内容与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见到一些地区流传的诸多瓷盘戏画可以作为例证。
  明清时期的陶瓷雕塑、琉璃工艺也有很大发展。广东佛山石湾是南国陶都,以釉稠色重的泥钧器著称。清代以后,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当地的祠堂、庙宇、高档庭院大批兴建,石湾的建筑陶瓷业也随之得到迅速地发展,其代表器型为殿堂的瓦脊人物故事装饰。塑制和烧造瓦脊比一般的建筑陶器要复杂得多,不但需要大规模的窑场,而且要拥有相当精密的技术。佛山祖庙同一时期装置的瓦脊,分别由不同的店家制造,制品水平不分伯仲,专事建筑陶器制造的石湾陶艺盆行的兴旺繁荣,可见一斑。
  佛山石湾戏曲人物陶塑大量制作于清代,不少是粤剧戏装人物。用可塑性强的含沙的石湾陶土塑造,宜于表现筋骨苍劲,肌肉表露的形象。人物均按粤剧的生旦净末行角色及其相应功架造型,服饰装扮也和粤剧一致,如有粤剧特有的“大甲”和带“福”字的方形背旗、额上的大结子(英雄结)、头上的雉鸡尾等。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4/7/2019-09-18/26406.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工艺基础知识最新 美术理论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