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以尺论价的买卖究竟始于何年,恐怕已无从考证。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杨子法、孙尚子、阎立本、吴道子,屏风一片,值金二万,次者售一万五千。其杨契丹、田僧亮、郑法轮、二僧、阎立德,一扇值金一万,且举俗谙悉者”。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也曾列出收费的标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是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子所好也”。民国时期。齐白石、张大千、吴湖帆,如同现今“品牌”效应,名气越大者润格费越高。由此可见,中国书画按画面大小来论价的历史渊源流传。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策,十分尊重文化名流,对老一辈书画家也是按尺论价予以“统购统销”。并将一批又一批书画家、艺人等文化名流转为国家干部,成为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文化官员。由此形成了新中国书画以尺买卖的“市场”规则, 现今,随着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开放,收藏、拍卖与画廊的兴起,自由职业书画家的出现,中国书画艺术市场正逐步向按尺论价、按质讲价和按境评价的鼎足时代。笔者拙见:其一,按尺论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其二,按质讲价有助于激励中国书画艺术家进入市场交流。其三,按境评价蕴藏着中国书画艺术精神价值的提升。按尺计价对书画家要求更高,你要拿出真正有其价值的作品,不然以单幅计价。
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