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常识 > 书法知识常识

书法技法-第二讲:书法字体源流

中国书法所用的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字,从它萌芽时期的仰韶文化算起,己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将近四千年了。它们随着时间由简单转为繁复、由方正而变圆滑、由端正而趋于流畅。自古以来,书写中国文字就要求匀称美观,因此它已不单是用来记录事物,而且成为一种艺术。

  中国文字的字体可归纳为七大类,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甲骨文

  甲骨文就是用龟甲兽骨卜卦而刻于上面的卜辞,是殷商时候的文字。甲骨文字的排列自由,不像后来书法字的严谨,但笔画的分布却十分均匀、架构平衡,保留有象形绘画的型态,却又经过重新安排笔画而成的文字。


《征讨卜辞》,龟腹甲,殷商武丁早期

 

金文

  金文是指铸造或刻凿在钟鼎彝器等金属器具上的铭文,又称为钟鼎文,或吉金文。大多数出现在东周时期的铜器上,也有少数在商代和西周的铜器上出现。随着时代及铸造刻字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型态粗细的金文出现。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及「散氏盘」是这类铜器之中的宝器。

年代:西周晚期

名称:毛公鼎

地点:故宫博物院,台北

说明: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张光远)

 

篆书

  篆书包括大篆及小篆。大篆是指秦以前的石鼓文。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秦始皇时为一统天下,下令「书同文、车同轨」,由当时的宰相李斯诏令文字,就是我们所知的「小篆」小篆结体较为对称统一,有一股均衡之美,大篆变化较多,结构大小错落自由多变。

  习写篆书可体会古文字典正淳厚的特殊意趣,并了解字形演化的源流。一般来说,篆书重视淳厚,因此下笔皆以逆入为主,结体亦以平正为宗。熟习篆书之后对于隶书的练习有直接的帮助,也可矫正若干书体软滑柔靡的习惯。为使篆书的学习有明显的进阶,可先选择严谨平正的法帖,如杨沂孙、吴大澄等清代的篆书家法帖,进而可习写吴昌硕赵之谦、徐三庚等变化较多的法帖。


吴昌硕《临石鼓文》,清

 

隶书

  秦人程邈为求书写上更为快捷,改变篆字的圆滑均匀的笔划而求平正,就产生了隶书。

  隶书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横画中的起笔有如蚕头、收笔有如凤尾,相较于篆书,有着轻松飘洒的意趣。到汉代时公文书信上几乎都用隶书书写,东汉刻碑也是多用隶书,但是字的体态不完全相似,著名的碑体有《礼器碑》、《张迁碑》、《乙瑛碑》。

  在练习隶书的材料中,可概分为汉碑的碑帖,汉简的材料,及清代以来隶书家的法帖。汉碑中,可先取曹全碑习写,以充分感受隶书扁阔秀逸的基本特质,再次临写乙瑛碑、、张迁碑、史晨碑等诸碑,深刻体会汉碑中朴拙沈厚的特殊风味。然后习写汉简墨迹材料,让用笔自然流畅,可略去造作习气。最后须临写清代诸家,如郑簠、金农、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等名家之作。


《礼器碑》,东汉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是指端整的字体,它是由隶书渐渐演化而成的正规字体,它没有隶书挑起的波磔,形体较为方正。开始萌芽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代时最为鼎盛,这种字体一直通行到现在,在学习书法时经常成为基础练习的开始,因为它的形体最为熟悉,而且一笔一划练习端整之后,以后再学其他字体时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曾将楷书分成唐楷及魏碑两大体系,主要是其间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唐楷象征了楷书在文字发展上的成熟阶段,因此结构谨严,用笔也较重视一定的法度,这种特征与魏碑自由变化的风格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诸多唐楷中的书写规律较易领受,因此初学楷书的人常先习得唐楷的法度之后,再次转攻魏碑变化多端的样貌,使楷书能达到平正而不板滞,变化又能统一的高妙境界。

  楷书名家与名作有许多,如:东汉钟繇《宣示表》、北魏《张猛龙碑》、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大唐三藏圣教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柳公权《神策军记圣德碑》…等。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

 

行书

  行书即行体书,亦名行押书。它的起源,是由隶书逐渐演化而来的,东汉末年即已流行,至东晋时代,可谓极盛时期。由于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它比工整的楷书流畅,比率性的草书易学易认,成为当代实用性最强的书体,书法爱好者十之八九都重视行书的习写,原因在此。

  王羲之是行书成熟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快雪时晴帖》是行书的代表之作。唐太宗十分欣赏王羲之的作品而大肆搜集保留,甚至要他的真迹陪葬,也因为它的私心,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欣赏到临摹的作品,像《兰亭序》。其他著名的行书作品有宋苏轼《寒食诗帖》、米芾《菬溪诗》。

  为使行书之练习有循序渐进的效果,在法帖的选择上,可先临习清晰,且技巧单纯的墨迹法帖,如文征明、赵孟俯、王羲之等,至基本技巧与基础结体较趋熟练时,便可进阶至技巧变化较多的法帖上,如苏东坡、黄山谷、米南宫等。待更趋熟稔时,则可体会表现性较强的书家作品,如王铎傅山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等。

年代:晋

作者:王羲之

名称:快雪时晴帖

地点:故宫博物院,台北

说明:这是一件行楷书短简,其释文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明代鉴赏家詹景凤指出,此迹笔法圆劲古雅,意态闲逸,对赵孟俯的行书有很深的影响。从用笔来看,此帖多圆钝的用笔,点画勾挑都不露锋,结体平稳匀称,在优美的姿态之中,流露出质朴内敛的意韵。乾隆皇帝极珍爱此迹,誉之为「天下无双,古今鲜对」。乾隆十一年,他将此迹与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宝藏在「三希堂」中。

 

草书

  草书相较于行书更为便捷,几乎成为简单的字符,于汉初的竹木简中即可发现草书的雏形,而到东汉时,在民间已十分通行了。

  草书姿态千变万化, 狂放自由,但又必须顾及书写时前后文字的连贯、笔法及转折,因此是十分需要基础的一种书体。由于草书的简化造形,使线条更自由地显现其动感,这种线性的律动感,是欣赏草书时很重要的审美要素。

  练习草书时,对于范帖的选择可从法度较清楚的入手,如孙过庭的《书谱》或王羲之、王献之的尺牍,渐次再临习用笔变化较大或较率性的书帖,如怀素的《自叙帖》、黄公望、祝枝山、王铎、徐渭等的草书作品。 
 


王铎《见花迟诗卷》,清

 

 

 


自我测验

 

请自我测验下面这些书法各属于哪一种书体?,并说明它们的特色?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5/2/2018-02-09/1238.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知识常识最新 常识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