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论书,讲究正拙,认为正极则奇生,反对人力摆布、故作奇怪。他出神入化的行草书正是建立在他深厚的正书功底之上,尤其是楷书功底之上的。傅山《霜红龛集·卷四》载:“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香光诗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复宗先人四五世所学之鲁公,而苦为之。然腕杂矣,不能瘦劲挺拗如先人矣。”透露了傅山楷书的来龙去脉。晋人、唐人、赵松雪、董其昌、颜真卿等傅山都有涉猎。观傅山楷书,其主要从晋人小楷、赵孟頫、颜鲁公处得力。
小楷、大楷虽均属楷书,实则不同,各有自己独立的笔法、结构体系。小楷以魏晋小楷为正脉,笔法简洁,写时笔毫不过分铺开,笔锋的作用非常重要。魏晋小楷,结字尚具隶意,字形常呈扁状,点画时与隶书相类,这种特征一直延续至今,使小楷成为一种独立的书写体式。大楷以唐碑为典型,用笔起讫分明,笔法严格,结字严谨,与小楷区别很大。一般书家很难将两者打通,经常是大楷、小楷面目各异。傅山小楷取法魏晋,楷法精到,此类作品传世较多。然其小楷成就最高者属颜体小字。傅山学颜,在20岁以后,笔法近篆籀,结字方正朴拙。大气为颜字长处,然笔法、结构过于严谨,学之易束缚手脚为其短处。傅山以其胆略、才情,将颜书大气、恢弘、恣纵的笔调演化为一弯奔腾的江水,气象博大而生机郁勃。傅山书颜字,能大能小,运用自如。大字有大的气象,小字有小的风格,颜字在傅山笔下达到了运用自如的境界,令一般书家望尘莫及。
傅山小楷,有两种面貌:一种是纯粹的颜体,接近《麻姑仙坛记》,如山西博物馆所藏《逍遥游》册页;一种是综合魏晋与颜体的变体,书写相对自由,气息散淡,章法疏落,既有魏晋小楷的古雅,又具颜体楷书的厚重,将大气与秀美自然融合。傅山的大楷更为可观,晋祠文管所所藏楷书对联(如左图)为此类风格的代表作,联曰:“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此作点画浑厚,笔意苍茫,结字端庄雄伟,姿态万千,其飞白笔法的运用,点画厚度的拉近、正方结构的适当变化等,都使此作的艺术成就突破颜体藩篱,给人更多的艺术感染力。如“琴、茶、月”等字的动态结构,往往给人以呼呼生风、岌岌可危的动感,充分展示了他的书法天才。古今学颜者往往为其法度所限制,写进去者多,闯出来者少,而能臻此自由境界者更少,这令人佩服傅山的才情与过人的胆识。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