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行书:《兰亭序》作者:王羲之 晋
行书,是书法众多书体中最惹人喜爱的一种书体。它不仅具有较强的使用性和形式之美,同时它的体态更富有流畅活泼、生动自然的风姿意韵。尤其他在书写中不受界格的约制,可得以自由的发挥与拓展。若书之以楷法入行,近于规矩者,则就可谓之“行楷”;如若书之以草书入行,近于放纵者,则就可谓之“行草”;如若书之乃非真非草,介于楷、草之间者,则就谓之“行书”。
行书结构,主要是茂密而不拘谨,气清而有空灵之致,宽松而不失自然之韵,平实而又有动感之妙。尤其是布构它不同于楷书之构较为严密,它往往不受字的点画长短大小的制约,而是随其体势而结之,纵横错落,不构陈法,气韵清舒,使之各尽姿态,得之圆活自然之趣。对于初学者来说,既要以法帖作为学习的范本,但又不能死搬硬套,既要在法帖中去体悟、研究,但又必须在实践中多去摸索。只要学之有恒、悟之有道,自会成功在握。
行书运笔,乃起笔如楷,运笔如草。其特点就是既稳健,又率意。可以说,行书的点画之美和韵律感,就在于其云比的稳健而率意。因此,在把握上要各有适度,各有节制。在书写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相同的点画,或雷同的字,这就需要书者随机应变,力求新意,使体态各有性情,以避免雷同之弊。在书写过程中能作到体态多变,并能达到情态所如,理趣相生,这就需要书者眼界宽广,多从古今书家名贴名作中汲取养料,只有学力坚实,学养丰厚,方能胸有主宰,自处机轴。
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 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作者:颜真卿 唐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今天已经看不到,在唐代,以双钩摹拓的办法才得以复制下来,王羲之偶然创作的背后,究其原因,应当隐藏着一件绝妙艺术杰作所产生的必然性规律,那就是“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再加上“五合”的“汇萃”,《兰亭序》的美,最主要就是这种和畅之美。正如后汉蔡邕所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种因天时、地利、人和而构成的创作时空,是永恒的,唯一的。梁武帝对王羲之的书法才气倍加赞赏,评云:“王羲之书,字势雄强,如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故历代把《兰亭序》奉为“天下第一行书”,那就不足为奇了。
唐代,是书法艺术大发展的时代,不仅产生了许多知名的书家,还有数目更多的民间书法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手写经卷,很有法度和特点。自魏晋南北朝经隋入唐,书法艺术经历了由隶到楷的发展,经历了南北书法的融合,又经过书法家们的共同努力,逐步产生了继王羲之之后又一位书法大家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故又称“颜平原”,官至“鲁郡公”,故亦称“鲁公”。颜真卿中唐代是一个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书家,相传他少时家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学书,后褚遂良楷法,并从师张旭,得“锥画沙”笔法,书乃大进,其楷书点如坠石,丰腴雄伟,质朴自然,与王羲之追求的妍雅之美截然不同,他的行书,多为手稿,竟从不经意处发挥,故显得很自然洒脱男惺樽罹咛厣氖悄芤宰ㄈ胄惺椋艘灾蟹妫约采ǔ鲋都乐都久魑母濉肥茄照媲渥芳来又都久鞯奈恼虏莞濉L菩宗天宝十四年?55年),北方广大地区的的藩镇军阀安禄山发动叛乱,很快就南下攻占了东都洛阳。当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他的从兄太守颜杲卿分别在山东、河北境内起兵讨伐叛军,颜杲卿的幼子季明往来平原、常山之间做过联络工作。不久常山被叛军攻陷,杲卿父子被俘,先后被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杲卿一家的流落人员,结果由常山携归季明的首骨,所以颜真卿为文致祭,在这篇手稿中,他把抑制不住的感情,倾泄在磅礴迅疾的笔墨中,所以能毫不拘谨地将长期积累的精湛书艺充分分挥出来,笔墨一气呵成,因而枯笔极多,愈至后来,愈加纵逸,不仅记录了这场悲壮的历史悲剧,也传达出书者的激烈情感,令人难以忘怀。如果拿《兰亭序》与《祭侄季明文稿》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两种行书的不同风格,一书用笔多露锋,侧笔取势,妍媚俏丽,神气纵逸,提按内恹,而颜书用笔多藏锋逆入,正锋入笔,下笔厚重,宽博舒展,顿笔外拓。宋苏东坡评云:“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句)。
3. 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作者:苏轼 宋
这一篇234字加上涂去的34字,合计268字的文章草稿,被元代鲜于枢品评为“天下第二行书”,为世人所珍重,这是必然的,不过这样的行书佳作在唐代为量不多,不能与唐楷比肩,如果说唐代用隶书与建立丰碑的唐楷奠定了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到了宋代,上到皇帝与大小臣、僚,下到文人雅士,平民百姓,都把书法作为一项普通的爱好艺术,染墨挥笔成了是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于是更适应怡情养情、随意挥洒的行书便有了相应的地位,宋代行书十分昌盛,代表人物是蔡邕、苏轼、黄庭坚、米芾,世称“宋四家,”而苏轼则当排在首位。他是继颜真卿之后,行书变法的第二代成功者。他的《黄州寒食诗》为举世公认的“天下第三大行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是北宋的大文学家,又是书画家。苏轼是文人画的倡导者,他作诗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主张不必泥古,提倡适意,为所谓“宋人,尚意”起了开端,如果把唐宋两代书法整体相比较,唐人尚法,楷法精严;宋人崇意,书表心声,故由楷至行,宋人为先。苏轼很佩服颜真卿、杨凝式的书法,他作书进多出侧笔,有妍媚之姿,但风蕴还是非常深厚的,字的笔划肥厚,字形扁丰,用笔较多侧锋,结字紧密,与晋人的行书相比“尤不合古法,”这在当时,曾引起一些人的评论,认为不太合古意,但知苏轼者,当推其好友、著名书示家黄庭坚。黄在评价当时书法家时指出:“本朝善书,当推(苏轼)为第一,”又说:“东坡先生常自比颜鲁公(真卿),以余考之,绝长补短,两公皆一代伟人也。”
《黄州寒食诗》贴作于元丰五年,是苏轼反王安石变法失败,政治上失意,谪居湖北黄州后的代表作,此时,苏轼“幅贝芒履,与田父野老相从溪间”,第二年(元丰四年),故友马正卿为苏轼请得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苏轼垦荒建室,耕食其间,自号“东坡居士”,诗中自叙来黄州三年,生活清苦,每为寒食,清明之雨所苦,眼前觉萧瑟难受,其心绪或漫声细诉,娓娓道来,或放任声腔,孑然饮泣,或凄然长啸。书法与诗相得益彰,满纸身世颠沛之悲,家国不宁之沧,字字含泪,令人感受深刻,此贴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同,从一字到一行,从一行到全篇,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用笔重者如蹲熊,轻者似掠燕。结体既有“石压蛤蟆”,也有“树梢挂蛇”,比如“年、中、苇、纸”等字,布局疏密有度,不时透出疏朗的气息。
通观全贴,有缓起渐快的节奏,也有由小及大的字体,有由细变精的笔姿,更有始淡终浓的墨趣,以行书起笔,愈愈洒脱,笔墨与心境相随起伏,如滔滔江河之泻,渲泄于纸卷之上,确是东坡兴到之笔致,当为“苏书第一”,明张亚在《清河书画舫》称此贴为“当属最胜”,想必是捕捉到了此贴所包孕的感情色彩,更有的是以此为坡公之《兰亭》,予以极高的评价。苏轼作书十分强调书家修养,自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重“神韵”,轻“形似”。正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朱熹也评论:“东坡笔力雄健,不能居于人后,故其临贴,物色牝牡,不复可以形较鉴,而其英气逸韵,高视古人,未知其熟为先后也。”苏轼自云:“短长肥瘦各有度,玉环飞燕谁敢憎”。观其《黄州寒食诗》贴,应当说,苏轼的自负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兰亭序》到《祭侄季明文稿》,从《祭侄季明文稿》到《黄州寒食诗》,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三位建立丰碑的书示巨匠的成就和书者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上,这些作品抒情的一脉相承,是书法史上最为珍贵的美学财富,这些名作被历代书者奉为圭臬,成为学习法书的典范,临池者都在学其书、品其行、修其德、养其性、悟其道。当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伟大书法家已行书杰作为中国书法的地位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民族的性格、气质与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述:“……我们现在已达到了我们的终点,我们用哲学的方法把艺术的美和形象的每一个本质的特征编成了一种花环。”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编织的‘花环’为中国书法的发展迈上了很高的台阶,剩余下来的是后人的承接和创新。我们要思索,多实践,时代的节奏正向我们呼唤,书法奇迹的春华秋实待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