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收藏知识 > 收藏入门

古代书画有“款”或“传”作品需谨慎对待

    在书画拍卖市场中,“(款)”或“(传)”的出现极其普遍,特别常见于古代书画部分。如拍卖行在拍卖图录中标明一件拍品“《寿而康图》吴昌硕(款)”,其中的“(款)”字即是拍卖行说明该件作品的落款为吴昌硕,但自己没有把握或者有所质疑,以此阐明自己的鉴定观点并引起买家的注意。

  “(传)”与“(款)”大致相同,只不过该件书画作品可能没有落款,而前人曾留下认为该件作品为某人手笔的观点,如北京保利春拍上一件“《秋芦群雁图》赵士雷(传)”,使用“(传)”字的原因就是因为题签上有“宋赵士雷秋芦群雁图”字样,拍卖行因此作出谨慎提示。

  (款)中捡漏机会微乎其微

  带“款”或“传”的书画中偶有佳品。一名广东收藏者曾在上海某拍卖行中看到一件写明“广露”的金笺扇面,发现其实是广东名家邝露的佳品,结果以低价捡到大漏;另一名收藏者表示自己曾在市场中发现一件落款为文征明的书法扇面,对方深信是后仿而仅标价9000元,这名收藏者因此也获得了一次捡漏的好机会。

  不少拍卖会拍品动辄过千件,导致拍卖行无暇仔细鉴定清楚,容易走眼;或者拍卖行虽然已经把关,但由于水平问题放过了“肥羊”的机会也是时有发生。

  不过,虽然要认真关注带“(款)”或“(传)”的作品,但也要小心谨慎,因为这种捡漏机会微乎其微。入门新手不要轻易碰触有“(款)”或“(传)”的作品。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7/1/2019-09-04/3580.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收藏入门最新 收藏知识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