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收藏知识 > 珍品赏析

战国青铜曾侯乙建鼓底座 工艺无法复原

珍品赏析 浏览 徐小青 美术网

曾侯乙建鼓底座。湖北省博物馆藏

    八对大龙相互缠绕、龙上有龙,中间杂夹着数十条纠结穿绕的小龙,可谓龙头别着龙身,龙身别着龙尾,龙尾别着龙头……这件将龙饰发挥到极致,看得人眼花缭乱的器物就是湖北省博物馆又一件参展世博会的珍品——曾侯乙建鼓底座。

    铸造者发挥丰富想象

  什么是建鼓?史料记载,“植而贯之,谓之建鼓”。也就是以一柱贯通鼓腔,竖立在鼓座上。建鼓底座作为乐器附件,用于承插建鼓贯柱,稳定建鼓。

  这件青铜建鼓底座高50cm、直径80cm,由八对大龙和数不清的小龙相互纠结盘绕而成。每条大龙的头、身、尾部均攀附数条小龙,龙身上嵌着绿松石。由于无数条小龙首尾纠缠,盘在一起,向上攀爬,给人既纷繁变幻又舒展开朗、生动有序的奇特感受。

  湖北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青铜器专家万全文对《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说,可能是铸造者想象力太丰富,“这个鼓座把龙饰发挥到了一种极致。”

  据他介绍,精美繁复的龙饰在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比较普遍,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共性。比如,出土编钟上面的装饰也有很多这样的龙饰。

  工艺至今无法复原

  据万全文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商代后期,代表器物是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特别是一些从殷墟富豪墓出土的青铜器非常精美。大件器物如司母戊大方鼎非常著名。不过,司母戊鼎虽然大,从工艺上讲并不是很复杂。第二个青铜器发展的高峰期出现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这一时期的代表器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青铜器。著名的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

  这件建鼓底座正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从铸造工艺来讲,它确实是非常高明的。”万全文说,它采用传统的范铸法制作。并非一次浇铸完成,而是分段铸造,然后焊接起来。这件鼓座上粗壮龙身绕来绕去,不像其它纹饰细小,分制之后焊接也有难度,最后成形非常不易。

  很多冶金专家在细致研究过它后,都认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青铜铸造艺术的巅峰之作。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许多国宝都有惟妙惟肖的复制品,但这件建鼓底座由于工艺复杂,铸造工艺无法复原,至今没有替代品。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7/2/2019-09-04/6172.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珍品赏析最新 收藏知识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