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学术库 > 收藏知识 > 珍品赏析

大型翡翠屏风《耕织图》欣赏

  由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玉雕大师联手,采用翡翠这种被誉为“硬玉之王”的材料,雕琢康熙《耕织图》,在中国玉雕界是前无古人的创意之举。

  46幅康熙《耕织图》,是清康熙年代内廷画师焦秉贞奉康熙帝之命,在南宋楼俦《耕织图》的基础上,重新绘制的精粹之作。其《耕图》和《织图》各23幅,将古代耕织的每一道工序绘现得活灵活现,笔墨纤毫之处尽现耕织人物之生动神态。“衣帛当思织女之寒,食粟当念农夫之苦”,当年康熙帝制画并题诗,喻有“用以示子孙庶民,俾知粟食为艰,授衣匪易”之理,可以说,这就是大型翡翠屏风康熙《耕织图》问世的现实意义。

  许多玉雕界人士认为,如此恢宏又细微的画作,用翡翠这种硬玉雕琢有选材、用色、雕功等诸多的难度。2006年上海百年老字号珠玉汇市的掌门人张铁军三下缅甸,精挑细选1058公斤翡翠原料,剖取绿、白、紫三色种头细腻水头鲜灵的上佳翡翠,制成了直径41厘米厚3厘米的12个屏风圆片,解决了雕琢《耕织图》原料的来源;北京李博生的创意设计不愧为“中国特级玉雕大师”的神来之笔,46幅故宫珍藏康熙御制国宝《耕织图》,竟被天衣无缝地浓缩在12个翡翠屏风的圆片之中,《耕织图》的屏风下方采用罕见的全墨色的翡翠材料,制作成12块长方形开片,将康熙帝亲笔手书的46首《耕织图》赞美诗,笔画无误地镌刻其上。翡翠《耕织图》及康熙手书诗文镶嵌在用6吨紫檀木精雕细琢而成的宽468厘米、高232厘米的2扇大型屏风上,显得既精湛大气又华贵雍容。

  由我国著名玉雕师张建平、吴玉书主刀的《耕织图》,采用立体浮雕的方法,在玉雕中巧妙地运用了紫翠、绿翠和白翠三种天然的翡翠基色,来表现《耕织图》内在的意境,如《耕图》中的浸种,农夫一家趁“溪头夜雨足”,在晨曦中,将一篮筐一篮筐的稻种抱入柴屋前的溪流中,“筠篮浸成碧,嘉谷抽新萌”,绿色成了潺潺的溪流和新萌谷芽的主基调;又如,农夫耕田,耖地,耙土,在水田里扬鞭驱牛,一畦畦绿色的水田“绿野暗春晓”;还有布秧、拔秧、插秧,一片绿色“渺渺翠毯齐”,农夫们新秧“抛掷不停手”,新插的绿秧整整齐齐,“左右无乱行”。

  将46幅康熙《耕织图》合成为12幅玉雕画面,要求翡翠屏风的硬玉雕琢必须是精细之作。玉雕师们费时8899个工时,以鬼斧神工般的刀法,将“农夫之苦、蚕妇之寒”以及“田间农舍,老叟妇幼”的生活表现得入细入微淋漓尽致。目前,这一国宝级的作品作为“国家大师艺术珍品”正在上海豫园的珠玉汇市继续展出,并将作为正在建造的上海艺博园翡翠玉器博物馆的典藏作品,供人们观赏。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zsk/7/2/2019-09-04/6593.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珍品赏析最新 收藏知识最新加入会员,免费发稿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