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饮酒饮茶之风日益盛行,无论是王公贵胄还是文人,皆以此为乐。酒和茶对他们而言,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饮品,更是文人精神内蕴与复杂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宣泄。这时,一种深受外来文化影响、造型独特、以情趣取胜的饮用器皿——吸杯出现了。吸杯究竟是专门用来饮酒还是饮茶,是嘴吸还是鼻吸,古代文献上没有明确说明,而从已知的文献来看,“吸杯”的相关记载是在中晚唐时期开始出现的。
吸杯的最大特点是自带固定吸管,吸管的末端接于杯底中心,通过一个圆孔与杯内相通,管身斜伸附着于杯侧。杯内圆孔处常塑有立体的龟、鸭、鱼,以其身躯挡住孔口。饮用时,嘴唇吮住长管的端头,由此把杯中液体吸入口内,但见液体渐渐减少,却不见其具体去向,更显几分情趣。也有以鼻吸入的,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曾提到“云水自鼻入咽,快不可言”。1996年,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发现的唐代“黑石”号沉船上,便有这样一批据考证烧制于唐代中晚期河南巩县窑的三彩吸杯。“黑石”号的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
<唐三彩杯(之十五)>
年代:唐代
这件三彩深腹吸杯,应当也是烧制于唐代中晚期巩县窑,高足深腹,杯身外壁施绿釉,杯内壁则白绿釉色相间,杯底内部有小龟形立体装饰,栩栩如生。杯身外壁一侧有一吸管斜伸出来,吸管底部与杯底相连,内有一圆孔,吸管顶部刻画有线条。吸管与杯身接合处,有两组固定所用贴花装饰。此杯很有可能如宋人记载那样是一款鼻吸杯。它的出现,填补了国内陶瓷收藏的一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