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作于1981年,是陆俨少前后几次所作“上柏山居图”系列里创作时间最早的一幅作品。1980年时值荣宝斋三十周年,陆俨少受邀前往北京,并在北京过冬,居住在颐和园藻鉴堂或儿子陆京家。藻鉴堂风景优美,每每临窗作画,而在陆京家则是儿孙一堂,得叙天伦,此时回忆起50余年前全家于上柏山中时场景,历历可记,所以创作此图,以寄当年之思。
此图作于1990年,为陆俨少《上柏山居图》创作时间最晚的一幅,与其他几幅同题材相比,虽然构图相近,但笔墨上多了几分老辣洒落。1989年底陆俨少离开杭州来到深圳,环境宜人,心情舒畅,所以晚年很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大都是在这段时间创作的,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由陆俨少艺术院、费新我艺术馆联合主办的“国难上柏缘——陆俨少/费新我书画文献学术联展”日前在陆俨少艺术院开展。展览以“国难上柏缘”为主题,以“上柏山居”为切入点,通过对陆费系列书画作品的研究,着重对两人在上柏山这一节点相关的作品、资料的整理和展示,引出陆俨少一生中的3张《上柏山居图》创作渊源以及费新我浓浓的桑梓之情,展现了两位书画大师虽于国难,但依然坚信理想,坚持创作,笔耕不辍,在书画事业上体现了孜孜以求、殉道丹青的艺术精神。
陆俨少,1909年生于上海的嘉定南翔;费新我,1903年生于盛产毛笔和绫绢的湖州双林。一个是现当代山水画大师,根植于传统,汲古为新,创造出于传统山水画之上独具个人面貌的“留白”“墨块”“勾云”“画水”等技法成就的“陆氏山水”;一个是现当代左笔书法大师,不断新我,勇于开拓,创造出打破传统书法习惯以左笔开生面的“新我左笔”。然而,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位书画大家却因为上世纪30年代的上柏山之缘而相识相知,并由此建立了持续一生的友谊。
1934年,陆俨少因为内心一直向往耕读传家的山隐生活,加上之前受同学金守言之邀上柏山之行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再根据当时生活和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跟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在上柏山买田筑屋,办起了小农场,耕读作画,往来于浙沪之间。费新我先生去上柏山则是在1935年,受朋友之邀在上柏山住了两晚,其间听说冯超然高足陆俨少也在山中,并决定前去拜访。见面之后两人相谈甚欢,随后刚好陆先生农场旁边有一片空地正待出售,于是费新我先生便也有了在此买田筑屋的打算。此时,费新我刚刚弃商学画,在白鹅画校学西画一年,所以尚处书画生涯早期的两位书画大师,因为对书画艺术的喜爱,在上柏山中相遇。不幸的是随后抗战的全面爆发打断了两人的山隐之约,在国难抗战期间,两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陆俨少携家避难巴蜀,费新我则避迁姑苏。此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两人才又于沪滨重遇,此时距当时的上柏相识已近20年了,聊起当年的场景,唏嘘不已。至晚年,费新我仙逝而葬于苏州金鸡山,陆俨少知此后亦嘱告家属,身后也归于金鸡山与费相邻。从上柏山结缘而始到金鸡山归根而终的“陆费”生死相依的故事,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传奇,也许绝无仅有。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上柏山这一情节在两人的书画创作中经常出现,如陆俨少前后多次创作的《上柏山居图》就是集中在这段时间。费新我也创作了《行书莫干山纪游诗》以及《行书跋陆俨少〈上柏山居图〉》等相关作品。
此次展览的最大亮点,陆俨少生前创作仅为3幅的《上柏山居图》首次集中展示,可谓《上柏山居图》的一次盛宴。3幅《上柏山居图》取材于陆俨少上柏山居周边景色,为写实类题材,其中建筑、溪流、云瀑,均与实景大致相符,可贵之处在于陆俨少对造化自然大胆取舍,抓住重点,化实为虚,充分调动笔墨构成之特性,把现实中稍显平实的上柏山营造成了一艺术化的第二自然,进入了一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心象世界,使观者即有身入造化之感,又有艺术的震撼感染力,荡涤心灵,净化尘垢,画中勾云和水,墨块留白,彰显了陆家山水的鲜明符号。
其中创作于1986年为胡文虎所作的《上柏山居图》最有代表性。1986年10月,陆俨少游览苏州并拜访费新我,回忆起30年代在上柏山中的往事,叙谈甚欢。时胡文虎为费新我入室弟子,为德清人,遂请陆俨少做图以记之,并提议两位先生的事迹可以写入当地县志。陆俨少回杭州之后便创作了此卷《上柏山居图》,并做题款以记其事,费新我看到此卷之后,亦作长款,详述了两人往事。此幅作品可以说是两位老先生上柏山之谊的最直接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