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战争连年,政权更迭频繁,文化思想相互融合,儒家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玄学、佛学随之大兴,文化艺术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书画领域出现了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卫协、曹仲达、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著名书画家,一些优秀作品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也在这个时期被创作出来,并出现了专门论述艺术的理论,如顾恺之的《论画》、王微的《叙画》等,一些艺术规范如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及谢赫“六法”中提到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代画宗”顾恺之
顾恺之(346—427),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以“画绝、才绝、痴绝”驰名于世。他是有“画圣”之誉的画家卫协的弟子,“佛画之祖”曹不兴的再传弟子。
顾恺之重视表现事物的内在精神,并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提出“传神”的主张,他的绘画思想也是当时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在绘画领域的体现。他画的维摩诘清秀、瘦弱、超然、善谈的形象,正是追求恬淡、寂寞的魏晋名士的概括。
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是根据诗人曹植的一篇名赋创作的。该赋描写的是曹植从京师回家的途中,遇洛水女神并与之相恋的动人故事。绘画以故事的发展为线索,分段描绘了曹植与女神相会、游玩、相别的情景。他画的《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张华一篇宣传封建女德的箴文所画的九段插图性长卷,作者根据他所熟悉的贵族妇女进行描绘,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
顾恺之的画,线描圆润、细劲、连绵、均匀,如春蚕吐丝,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顾恺之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朝陆探微以及张僧繇、郑法士、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周昉等都临摹过他的画迹,受到他的影响。
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这一书法史上了不起的时代,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又有王洵(羲之侄)善行书,有《伯远帖》传世。
著名代表书家及作品介绍:
1、钟繇(151-230) 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因为做过太傅,世称“钟太傅”。他的书法,以曹喜、蔡邕、刘德升为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他的书法历代为人所重视。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宋代以来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都是晋唐人临摹本。其主要作品有:宣示表:小楷,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
2、王羲之 (303-361) 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故也称“王右军”。晋怀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三六七年)。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卫铄)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学习张芝、钟繇等名家的优秀作品,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在他的笔下,正体从隶书过渡到楷书,章草过渡到今草。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他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其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王羲之对楷书、行书、草书皆有创造性贡献,是中国书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后世尊为“书圣”。他的作品也成为历代的典范。
其主要作品有:
1)乐毅论 :王羲之书,小揩字体。笔势流丽,神采焕发,肥瘦相称,极合楷书的法则。隋智永称它为“正书第一”,唐代褚遂良也极为称赞。
2)黄庭经:小楷,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因此,《黄庭经》又俗称《换鹅帖》,无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刻本了。
3)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据传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契”宴会上,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书法骨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这件杰作曾一度失传,后为唐太宗所得。据说唐太宗是让萧翼从王羲之后代智永和尚手里骗到的。唐太宗得到该作品后,爱不释手,并让欧阳洵、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等钩摹临写。由于真迹在唐太宗死后殉葬,故今天我们只能根据临摹本想见大概,一般认为现存有“神龙”小印的冯承素摹本最接近真迹。这篇文字,
3、王献之(344-386) 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与父齐名,人称“二王”。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他的字。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笔划连续不断,世称“一笔书”。
4、王洵(350 - 401) 字元琳,小字法护。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官至尚书令。他是“书圣”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个精于书法,几代不衰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导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洵之草圣,亦有传焉”。其草书《伯远帖》,一直被后代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是因为它是十分难得的东晋名人书法真迹。
敦煌莫高窟壁画与大同云冈石窟雕刻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人们渴望太平盛世,提出行善乐施便可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教于是受到人们的欢迎。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著名的佛教画家和佛教美术作品。
在南方的寺庙里,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等著名画家画过不少佛教绘画。在北方的一些石窟佛寺如敦煌莫高窟、克孜尔千佛洞、大同云冈石窟等佛教遗址里,今天仍然留有许多珍贵的佛教壁画和佛教雕刻。
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现有历代开窟的洞窟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莫高窟的绘画主要是以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前的故事(即佛本生故事)和佛祖成道后的讲法场景为内容,宣扬佛教忍让、行善乐施和因果报应思想。表现技法上受中国和印度壁画的双重影响,以线勾形,再用大片绚丽的颜色平涂。如今,这些壁画年久变色,颜色变得很暗,甚至成了灰黑色。
在敦煌壁画中,最让人难忘的是那些姿态优雅的“飞天”。那富有创造性的几条彩带,将飞天轻盈飞舞的姿态表现得充分得体,因此,人们称敦煌莫高窟为“飞天的故乡”。
北魏帝王信奉佛教,云冈石窟便是北魏和尚昙曜奉旨开凿的,它依山而凿,东西绵延1公里,有大小佛像5.1万余尊。
云冈石窟里最先开凿的16至20窟(即所谓的昙曜五洞)的第20窟大佛,佛像高13.5米,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其面目慈祥,双耳垂肩,给人以超脱尘俗、神圣庄严的感觉。
民间书家大显身手的南北朝书法
晋至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魏,促成了149年的相对统一。这是北朝。晋室东迁至灭亡,从公元317年至公元420年,是南朝。
此时书法,也继承东晋的风气,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书法家灿若群星,无名书家为其主流。他们继承了前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也为形成唐代书法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康有为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虞世南,欧阳洵,褚遂良等,都是直接继承智永笔法取法六朝的。
主要书法家及作品:
智永(南朝-隋唐) 是王羲之的七代孙子,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他是严守家法的大书法家。他习字很刻苦。冯武《书法正传》说他住在吴兴永欣寺,几十年不下楼,临了八百多本《千字文》,给江东诸寺,各送一本。他用废的笔,埋起来象冢一样。后人讲“退笔成冢”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他学钟繇《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他所写的《千字文》清何绍基说:“笔笔从空中来,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我们细读他的墨迹《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笔上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的意趣。董、何之说可谓精确、具体、恰当。其主要作品有:《千字文》此为智永《真草千字文》,线条饱满,笔意飞动,运笔,结体的技巧都十分精熟,前人评其书谓“智永得右军之肉”,于此可得印证。其《楷书千字文》用笔遒劲,结构端庄,笔画的起止提按痕迹十分清晰,富有虚实变化,与晋唐写经非常接近,便于初学。
魏碑代表作:
1)《爨宝子碑》: 南朝沿袭晋制,禁止立碑,故碑刻极少,而云南“二爨”(《爨宝碑》,《爨龙颜碑》)可谓灿若星辰,光耀夜空。《爨宝子碑》是云南边陲少数民族的首领受汉文化的熏陶,仿效汉制而树碑立传的。此碑刻于东晋大亨四年(405)。 书体是带有明显隶意的楷书体。碑中一部分横画仍保留了隶书的波挑,但结体却方整而近于楷书。用笔以方笔为主,端重古朴,拙中有巧。看似呆笨,却飞动之势常现。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此碑为“端朴若古佛之容”是很恰当的。
2)《爨龙颜碑》:立于南朝宋大明二年(四五八),比《爨宝子碑》晚五十三年。可以说这两块碑是同时代的作品。它的结体以方整为主,但转折处已使用圆转笔法,而不象《爨宝子碑》那样如矩形的折角,更具有楷书的特征。我们可以从《爨龙颜碑》笔画的圆润刚强,窥见其运笔实源于篆法,起笔虽有方圆之分,但笔划均极为厚重。《爨龙颜碑》在手法上俯仰揖让,疏密相间,在结构上姿态奇逸,舒敛自如。康有为评说:“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
3)《郑文公碑》 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宣武帝永平所年(公元511 年)刻。书写者是郑羲的儿子郑道昭。书法多用圆笔,变化巧妙;结体宽博,气魄雄伟。清代包世臣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 。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是“真文苑奇珍也”。
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