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何种角度去审视,20世纪中国美术的显著特征,是以革故鼎新,大规模引进和传播西方美术及教育为情结,建构了多元化,多样化美术的新文化体系,1999年举办的第九届全国美展,标志着中国美术百年的终结,也展示了这种美术新文化的架构,即中国美术品类与西方美术品类共同浇铸的20世纪中国美术的基础结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具有古老文明且自成文化系统的泱泱大国,会以如此的胸怀和方式接纳西方美术?为什么西方美术品类会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回答上述问题,不妨可以例证说明。举凡20世纪驰骋中国美术及美术教育阵地的风云人物,从蔡元培、李叔同、李铁夫、周湘、刘海粟、徐悲鸿、郑锦、林风眠、陈师曾、高剑父、陈抱一、关良、冯钢百、倪贻德、颜文梁、丁衍庸、滑田友、唐一禾、吴作人、李剑晨、吴冠中??,多数是留学欧美、日本回国的美术学子。由于他们的开拓和耕耘,致力于建立西方美术的传播机构和院校,奠定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基础,西方美术的品类才得以神话般地成为中国现化美术文化的主要成分。因此,追踪与探析20世纪留学归国美术家的艺术及其成就,便成为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文化建构的重要课题。
可以这么说,20世纪前期留学海外归国的美术家对中国现代美术文化的形成起着筚路蓝缕、开拓先行的决定性作用,他们大部分人留学欧洲和日本,少数人留学美洲;在留学美洲归国的美术家当中,就建功立业,艺术成就卓越等方面综合因素而言,当推油画家冯钢百(1883?1984年);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百岁高寿,不仅为20世纪中国美术文化体系的建构立下了汗马功劳、开拓性的基础贡献,培养了一批中国的西洋美术人才,而且他70余年油画艺术生涯还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