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音乐是听觉艺术。敏锐的听觉能力是捕捉音乐信息和获得音乐感觉的基础。其中,内心听觉对器乐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学会聆听、学会记忆、学会想象、学会实践等途径探讨了器乐学生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内心听觉 音乐意象 聆听 记忆 想象 实践
众所周知,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敏锐的听觉能力是捕捉音乐信息和获得音乐感觉的基础。根据听觉的形成与作用方式的不同,听觉可分为内心听觉(主动听觉)与外部听觉(被动听觉),其中,内心听觉对器乐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及其特征
内心听觉是指“在内心(实际是头脑)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的听觉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听觉意象。”①同时,内心听觉又是一种音乐能力,是一种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它对音乐活动具有先导性与创造性。内心听觉与外部听觉的区别关键在于内心听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内心音乐活动,是人们在内心对某种听过或未听过的音乐的回忆或想象、预测,而外部听觉则是指一种普通意义上的音乐听觉,是一种被动接受音响信息的过程,它多强调听觉器官对音乐的感知与记忆,而且只是孤立地对某种声音产生听觉意象。内心听觉以外部听觉为基础更加强调声音在心理上的自如运用,它是对音乐整体产生的听觉意象,甚至还要超出这个范围,“它不是外部听觉在内心的纯粹复制,在摆脱了外部听觉束缚的同时,音乐内心听觉具备了先导与创造的能力。”②如作曲家总是通过某种内心听觉进行创作,由内心听觉去选择符合于作曲家内心表现需要的各种音响手段,因而作曲家只有当他在心中听到某些所需要的音时才能把它写下来,这种内心听觉可以说贯穿于作曲家作曲的全过程中;演奏家也是如此,他在演奏时也总是在内心提前听到那些将要奏出的音响,提前对于将要出现的音高、音色、力度、速度等要素做出判断,以便调整自己的演奏动作求得自己满意的声音效果;音乐欣赏也并不单纯是听觉器官的活动,它是一种内、外结合的听觉活动,当欣赏主体用耳朵听音乐的时候,内心的听觉也总是在不断地帮助他对感官听觉做出判断。正是由于内心听觉具有先导与创造能力,因而,器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这一心理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培养器乐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
(一)学会聆听
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这样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③只要你相信自己的音乐潜能,不断地倾听音乐,你就会越来越多地获得音响美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由于感知的参与,主体所进行的不是孤立的音高听辨,音乐知觉强调对音乐的整体感受能力,即从整体上感受体验音乐要素的能力。器乐演奏者,对一首音乐作品的把握首先依赖听觉,多听是获得良好音乐感知的关键。聆听,是培养器乐学生内心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地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了解中外音乐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作曲家的各类音乐作品,甚至能够鉴别不同版本、不同乐队、不同指挥家和演奏(演唱)家对音乐作品的诠释水平,才能甄别其音乐表现的优劣、体会到音乐作品以音响刺激所带给我们的内心听觉感受,从而进一步引发情绪、情感的共鸣。
(二)学会记忆
提高器乐学生内心听觉中的音乐听觉意象,记忆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音乐记忆也是内心听觉得以充分发挥的手段之一,那些具有良好内心听觉能力的音乐家往往都有惊人的音乐记忆能力,而背谱演奏又是增强音乐记忆能力最主要的方式。因此,背谱演奏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背谱演奏的过程是音乐表现力全面提高的过程。当演奏者在背谱演奏时,只有运用内心听觉回忆旋律、音色、音质,才能唤起听觉表象,引导和控制自身的演奏,使脑、心、耳、眼、手这些器官完美地配合,最后使思维、情感、听觉、视觉、肌肉、神经达到最理想的协调。背谱演奏是视觉、听觉、运动神经等共同配合的综合运动,正确的背谱演奏应该是注意发挥大脑、视觉、听觉的积极作用,对音乐作品重要的部分要能够详细地背诵乐谱,美国心理学家J.R.安德森认为:“我们具有的最好的记忆是对有意义的信息的记忆。”④另外,还可以按乐曲的结构采取分段背奏的方法,对于那些基本上相同,只是稍有变化的乐段更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一个演奏家或指挥家要想真正在内心深处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就要将音乐作品牢牢记在内心深处。通过背谱,演奏者会对乐曲有一个清晰的记忆和深一步的理解,这样不仅会提高器乐学生内心听觉的音乐性,也会提高他们对音乐整体性的把握。
(三)学会想象
听觉意象是音乐想象的基础,内心听觉的形成离不开想象。如果说感知是评判内心听觉形成容易与否的关键,那么音乐想象则是评判内心听觉发达与否的标志之一。因而音乐想象能力的提高会进一步完善器乐学生的内心听觉。德国诗人海涅说过:“音乐是个神奇的东西,我说它是个奇迹,因为它处在思维和现象之间,精神和物质之间,是一种朦胧的介质,既像又不像它所传递的东西——需要时间表现的精神和无需空间表现的物质……我们不知道音乐是什么。”⑤音乐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个好的器乐演奏者应该是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善于体察周围世界的人。因此,器乐教学要不断扩大和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生活体验,从而增加想象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内心听觉,从特定的音乐音响出发去感知和体验音乐,将自己的身心融于音乐音响之中,创造性地感受和理解音乐。总之,想象是器乐演奏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器乐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与形象感受,并且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演奏之中,这是器乐的演奏创造获得充沛的生命力,并使之生动感人的关键,也是加强器乐学生内心听觉感受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学会实践
器乐学生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既依赖于聆听又需要记忆和想象,同时又需要器乐学生在此基础上去演奏(演唱)音乐、感受音乐。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音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且感性化的艺术,要想真正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光靠聆听、记忆和想象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好的器乐演奏者需要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接触和尝试不同种类的乐器和乐种,同时参加一些器乐合奏、合唱训练,在演奏(演唱)艺术精细微妙的艺术体验中去感受不同乐器(人声)的音色特征、演奏(演唱)技巧、乐队(合唱队)的和声效果以及不同乐种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器乐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去创作一些简单的器乐(声乐)作品,并亲自演奏(演唱)、聆听其音响效果。如果能像表演艺术大师那样“吹、拉、弹、唱”样样都会,甚至是从创作到演奏(演唱),再到欣赏全程参与,那么,器乐学生的音乐感觉以及内心听觉能力就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另外,视唱练耳也是提高器乐学生内心听觉能力的方法之一,可以从多个角度、以各种方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加强内心听觉能力训练。包括内心默唱、视唱、背唱、音程构唱、填空改错、曲调、节奏听写、和弦听辨等,使内心听觉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总之,培养和发展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全面提高器乐演奏者的音乐才能和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音乐语言特点和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当始终把它作为器乐演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听觉概念上努力培养器乐学生对优质音响的听觉能力。
注释:
①《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J].普凯元 交响2000(6)
②《音乐内心听觉原理初论》[J].普凯元 宋超 交响2002(1)
③《怎样欣赏音乐》[M].(美)科普兰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1
④《认知心理学》[M].(美)J.R.安德森 杨清 张述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157
⑤《音乐心理学基础》[M].普凯元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8.107
参考文献:
[1]《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曹理、何工,上海音乐出版社
[2]《音乐美学基础》[M].张前、王次,人民音乐出版社
[3]《实用音乐教学论》[M].吴跃跃,文化艺术出版社
[4]《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C].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