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章从王国维的美学角度肯定了作品的意境,分析了艺术作品具备意境的条件,并提出了欣赏艺术作品意境的方法。
关 键 词:王国维美学 艺术作品 意境
意境指的是诗(词)、画、戏曲及园林等门类艺术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物我贯通,当下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界。意境的形成,应有赖于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场景)二者的交融,或情随境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物我相融,它是艺术形象触发想象和联想,引起美好情思的审美境界。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诗、赋、词、曲、小说、骈文、散文等各种文学体裁,以及绘画、等艺术种类都可以创造出意境,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开阔苍凉等。注重意境的创造,是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中西美学“相互参证”的基础上,把“意境说”推进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成为他的文艺思想中最有价值、最有影响的部分。他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谓之境界。”由此可见,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他认为有无境界,以及境界之深浅是衡量作品的标准。从他的美学角度看,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境。
那么,按王国维的美学标准,艺术作品怎样才是有“意境”呢?
一、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高度统一。王国维认为境界的实质,就是作者主观因素和所描写的对象,也就是情与景的高度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撼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以及上文引用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认为心境和物境都包含在境界中,即所谓“情景相生”。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古诗很多,如杜甫的《春望》便是一首情景相生的千古绝唱。中国的美术作品也最讲究意境,老舍曾请齐白石老人作画,并要求以李白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面如何才能反映此句诗的意境呢?老人思考了好多天,终于画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作品。看过这幅作品的人,无不拍手称绝。画面以淋漓的水墨画出了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清泉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作品使人们地联想到清泉潺潺、流水将至十里之外,由六尾活泼的蝌蚪自然地联想到在山涧里生活着无数的青蛙,由山泉和蝌蚪便联想起青蛙和蛙声,联想中蛙声又伴随着山泉的水流声组成动人的交响曲。整幅作品以虚写实,画中体现了深邃的意境。
二、意境是景物、感情的真实再现。《人间词话》中说到:“如果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如果不真,就是‘游词’,古今之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之于元曲。”这里所说“自然”的作品,就是写真景物、真感情的作品,就是有境界的作品。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就是如此。而美术作品的意境,往往通过真实地再现景物,凭借视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中得到启迪而进入一种美的精神境界,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如倪瓒的《六君子图》,画前那六棵立足于贫瘠土坡、不太繁茂、相互簇拥的树,距离人间繁华是多么遥远,那一汪深水隔开了气节与诱惑,元代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歧视,成了艺术家挥洒笔墨的精神动力。与倪瓒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简”相比,王蒙的“繁”,从另一个极端,表达了隐居的决心……借助这两位画家的时代背景和作品,中国山水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共性、经营画面的个性,一目了然。而隐含在山水之中的民族气节,被一代一代的文人画家传承着,已然突破了狭义的汉族情节,上升为更为广义的中华民族的气节。
三、意境要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王国维认为,有意境的作品应该是:“写情则沁人心脾,描景则人在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文学作品常通过准确、生动的文学语言来体现意境,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个“弄”字境界全出矣;美术作品中,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镜像为基础,通过对境像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像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如绘画是通过塑造直观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构成意境的。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于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又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像体现意境而采取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境的最终构成,是由创作和欣赏两个方面的结合才得以实现的。创作是将无限表现为有限,百里之势浓缩于咫尺之间,而欣赏是从有限窥视到无限,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正是这种由面到点的创作过程和由点到面的欣赏过程,使作品中的意境得以展现出来,二者都需要形象和想象才能感悟到意境的美。意境就是画家用所表现的形象来表达胸中之意、对山水的情感,画家把这种情感写于笔端,让欣赏者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