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篆刻论2
【】薛元明
邓石如作为一个划时代的篆刻大师,在篆刻领域内的诸多尝试有开山凿石、筚路蓝缕之功。最大的贡献就是倡导“以书入印”的理念,改变了浙派在用刀和字形上以方折为主的创作方式,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加以应用。笔者浏览《邓石如印谱》,体会到邓氏朱文印创作更能体现其“印从书出”的理念,从创作上来衡量,朱文印略胜白文一筹,其所谓可“自出新意者”,基本上集中在细朱文一类。
回顾细朱文的发展历程,赵松雪为开山鼻祖,直启后世先河,此后有林皋和汪关等人的发挥,民国时期王福庵和赵叔孺为集大成者,他们的门人弟子韩登安、方介堪,尤其是陈巨来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遂使细朱文滥觞天下,成为篆刻一脉。但笔者愚见,从细朱文的发展来看,邓石如功不可没,当为细朱文发展中榫点人物。罗列其毕生所作,细朱文有多种风格倾向,有些堪称经典,对当代印坛细朱文创作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笔者从印谱中拈出一二加以剖析,以期抛砖引玉。针对明清时期一些流派印大师的研究,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展开,以期对当代篆刻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地方。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图一)是邓石如的经典力作,此印凸现了邓石如“疏能走马,密不透风”的审美理念,文字线条清新流利,用刀沉稳有序,令人百观不厌。“新篁补旧林”(图二)为邓石如四十一岁所作,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在同一年,线条风格有些相近的地方,章法也沿袭了邓氏“疏更疏,密更密”的理念,同为经典。“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图三)为邓石如六十岁时所作。线条上已有些明显变化,工稳流利许多,字形上更随意一些,章法沿袭了疏密对比惯例,“之、山”二字压扁,安排在第二列,整体上疏密视觉效应对称。
“砚山丙辰后作”(图四)和“一生辛苦为情多”(图五)二印,笔者推测非完白上人所作。“砚山丙辰后作”一印在方去疾所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发行的《吴让之印谱》中第108页亦收有此印拓,对照边款来看,隶书边款为山人所作有可能,但印文气息明显不同。吴让之一生为汪砚山刻印近四十余,在此印边款中有“让之重镌”字样,或许是原为山人所作,而印文为不识货者磨去,吴让之重刻,所以即使边款为山人所刻也不足为怪。“一生辛苦为情多”印无边款作为资料说明,但观邓氏一生所作,皆无相同或类似印风。
邓石如细朱文发展有一个过程。“聊浮游以逍遥”(图六)为邓氏36岁时所作,此印文在体态上突出了篆书婀娜的特点,舒展修长,但章法松散。其所刻“意与古会”中“古”字口部过大,而文中所列“古欢”(图七)中“古”字也有同样的弊病。“守素轩”(图八)中“素”字上方弯笔有些做作,这在邓石如一生的尝试当中很难避免。邓石如进入花甲之年后,印章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创作手法日臻完善,避免了年青时的很多不足,“一印一面”,许多创作手法值得借鉴。
“范鉴斋珍藏”(图九)印作无边,线条古朴,残而不残,运用字形对称形成装饰化,别有风味。“逸兴遄飞”(图十)充分发挥字形特点,笔意流转,得疏密自然之趣,残破之处使印章贯气,以不足胜有余。“意在三代两汉六朝之间”(图十一)则是另一番景象,字形上不象“逸兴遄飞”中四字还很均匀,有空间分割太均匀的不足,此印有十字,字形大小任意,或方或圆,无一粘连,整体上团成一气。“完白”(图十二)印虽小,但颇含玄机,“完”字形式上极力舒展,而“白”字压扁,第一笔处理成弯曲状,和“完”字直笔形成对比,虽仅有两字,但疏密、曲直尽显。此印最大的特点是依据印章形状来安排字形,是最大巧思之处。“家在环峰漕水”(图十三)印作无边,线条处理别具一格,末端稍粗。
“休轻追七步,须重惜三余”(图十四)用界格分割,边栏为双边,虽有大量残断,但笔断意连。“折芳馨兮遗所思”(图十五)为典型的圆转风格,边栏似有似无,形散而神不散,如“芳”字中“方”部横画弯笔与“所”字中“斤”部弯弧都是很好的呼应,而“折”和“所”二字中都有“斤”部,但篆法有变化。邓石如创作中边栏的残破手法对当代细朱文创作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细朱文不必一味求工稳,对残破也要重视起来,以便丰富创作手法,扩张细朱文的表现意境。
“燕翼堂”(图十六)创作形式在邓石如印谱中偶见,充分发挥字形特点,强化装饰作用,使其面目别具一格。装饰化对印章艺术性的表现是一种伤害,但适当地运用,可以凸现印章的趣味。所谓“过犹不及”,在当代细朱文创作中多有运用,巧饰过甚,画蛇添足,必定沦为工艺品。
通观邓石如细朱文创作,皆凸现了“以书入印”的理念。从篆刻史来说,邓石如不但是“皖派”的领军人物,也是细朱文发展转折人物,有重要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