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书法评论

“画僧”史国良的读书生活

书房常客

  和史国良有交往的人多是书画界和文化评论界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来书房的人也以此居多。文化评论界的田青张晓凌、诚方平、古华以及搞音乐的韩静霆、何树凤都曾经向他推荐过一些有意思的书刊,他们平时也会交流读到什么书,在一起的时候会互相说说。

  书架设计

  史国良的书架格局是自己设计的,分成不同的层高,从底下开始一二层的空间比较高,适合摆放大型画册,中间的稍低一些,可以放置16开的图书,再上面更小一些,放更小的书。他把各种类型的书按照品类不同分开摆放,一些图书还是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图书,是他早期购买的书的一部分。还有放不下的,就搁在大书桌下面。史国良特别向爱好书画的人推荐,应该在书房的墙壁上设计挂镜线,既可以用来装饰房间,也方便悬挂书画作品。
  少时读没头没尾巴的书

  史国良的少年时代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处于普遍的文化饥荒中。他自己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刚刚学会认字就差不多停止了,好在之后自己学会绘画,有机会接触历史文化方面的信息,多少弥补了文化课程的缺失。

  对少年时候的阅读,他记得最清楚的和读书有关的两件事,一是小学生也要每天背毛主席语录,和大人一样要说毛主席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一类的口号,响应号召学农、学工、拉练,最好的读书年纪反倒没读多少书,其次就是读了很多没头没尾巴的书——因为当时能读的书很少,很多到手的书因为各种原因撕裂残损了,缺的往往是开头几页和最后的部分,所以他读过之后就留下很多没有结果的故事,比如三国演义中的一场大战到底是谁赢谁输,某某到底有没有脱离陷阱这样的悬念一直萦绕心头。

  直到二三十年后,当潘家园有了小人书市场,他有时候还会特意翻翻以前读过的一些小人书,看开头和结尾,才知道那些故事的主人公后来到底怎样了。
长大开始偏向专业书籍

  1973年之后,史国良开始接受专业的美术训练并开始创作,但是当时注重技巧训练,还是没有补什么文化课,这让他至今感到遗憾。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对老先生们常常提的“工夫在画外”这句话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一开始大多数画家主要是学习技能,看的书也是技术性的,但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艺术创作不仅是技术性的,要继续进步,和阅读、和整个人生的积累有直接的关系,“要超越自己的专业、专家的角度,这就和文化积累、修养有关系,而阅读等于是艺术家生命的一种延续方式”。

  在他看来,绘画不仅有硬工夫,也有软工夫,前者是技巧、技能,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就能达到,而后者则需要多读书、多积累,“这样画的画才能有血有肉,其实,每幅画都有自己的‘命’,只有那些有深厚积累的人画的‘命’才不苍白,能把‘命’深处的东西展示出来,比如看《羊脂球》,通过一个最受轻视的人的高贵行为来对比当时社会的其他腐朽力量,这种观察角度、写法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在他看来,好的绘画和好的文字一样,应该表达一种普遍的感情、哲理,而不是时事性的内容,艺术的主旋律始终是人文主义,而不是一时一人的得势失势。
如今要“恶补”经典的课

  虽然在国外游学时曾经做过写作方面的工作,也曾经创作散文、评论、小说,但是史国良还是感觉自己太感性,需要在理性方面继续发展,所以他常常说自己的文化积累太少,很希望抽时间系统地把中西经典研读。虽然还没有开始直接读经典,但是他最近读的书却也是对这些经典进行解读的书,比如余秋雨、于丹的书。

  史国良说自己也知道这些流行的书受到很多专家的炮轰,但他觉得他们如果没有深厚的积累,也不会以这样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带有普及性质的书和专业性的书各有价值,仍然有流传后世的价值。就他自己的阅读意见来说,于丹的书“很受用,马上就能用上”,这是一大优点。除了上述历史类的书,史国良也对古典诗词类的图书偏好,因为这和他的书画专业有关,读到喜欢的,还要记卡片。 史国良说自己读书常常是朋友推荐,或者自己偶然看到买来的。从1980年算起,他印象比较深的书包括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形而上学迷雾》、佛学方面的《六祖坛经》、《心经》。最近,他读的是周国平、赵鑫珊写的历史文化类的书。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2/2019-09-17/48363.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