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刘文西先生以作品《毛主席和牧羊人》、《祖孙四代》,在中国人物画坛独树一帜,奠定了他的西北黄土地艺术风格。他坚持以黄土高原为原创生活基地,以表现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为毕生艺术追求。当我2004年十月,面对中国美术馆二楼展厅的《祖孙四代》时,深深为那具有史诗般的历史画卷所震憾,雄健而粗犷的墨线,刀刻般具有力量感,不同个性风姿四代人形象,造型概括自然,色彩精炼单纯,人物细节传神。
历史的选择带有偶然性。当年,24岁的刘文西,从浙江美院毕业实习来到延安,第一次踏上黄土高原,心为之振奋,情为之所动,被这雄浑苍茫的黄土高原和朴实憨厚的老百姓所陶醉。五十多年来,他七十多次赴陕北黄土高原体验生活,跑遍了山山峁峁,村村沟沟,与老百姓结下了水乳般情谊。他的心里有老百姓,老百姓敬重他们的大画家。“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启示你怎么创作,路该怎么走,要永远记住人民,为人民而创作”。这是多么质朴真挚的心声。刘文西先生痴迷般留恋这块土地,万余幅速写凝结着他多少年辛勤的汗水。他年年都去陕北,多少次春节与老百姓同欢共乐,窑洞里包饺子,喝高梁酒,崖畔上扭秧歌,吼信天游。刘文西似乎成了不是土著人的土著人,成为陕北人的代称,浑身散发着质朴的黄土地气息和平民意识。他早年画过的一个山村小姑娘,一直画到变为几个娃娃的母亲,儿女都参加了工作。2000年春节,我随刘文西先生到延安采风时,大娘拉着刘文西的手,激动地让他到家里坐,倾诉着乡亲们的生计及见到大画家的喜悦。
九十年代后期,刘文西先生将视域扩大到整个西部,并走出国门,不但吸收传统艺术精华和民间艺术,还汲取西方现代艺术元素,他关注着西部人的生存发展,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以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敏锐的洞察力,旺盛的创造力,塑造了一个个具有显明时代特征,个性独特的老百姓形象,为大众所喜爱。
刘文西先生是第一位将毕生艺术追求释放在黄土地上的艺术家,在现代中国人物画领域影响了几代人,具有强烈时代印痕和个性风范。他的作品吸取汉唐遗风,追求雄浑大气的北方精神,粗犷中透出灵秀,浓墨色彩中一扫细腻柔迷之风,将西方素描造型融入中国人物画中,是功力与素养的交融,精神与客体的统一。
刘文西先生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大批生活速写,朴拙、坚挺、果敢的用笔,融进他对陕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判断,将“受苦人”的个性差异,精神风貌,以及自得其乐的天性表现的充分而入木三分,形成了刘文西人物模式。特别是对陕北老汉和女孩的刻画,揉进了理想主义的色彩。这是当时封闭艰辛中人们生活中的希望之光,如一朵朵野山丹丹花,绽放出清新芬芳的人性之花。
刘文西先生八十年代后的人物画、风景画,则多了水墨色彩意趣,更多了作者主观意念和深思。他的一批国外游记式速写,多了自由率真和灵性的火花,捕捉感性瞬间。笔意纵横随情,淋漓混沌。日本风光系列小品,更具备了表现意趣,追求“无味之味”,无味之味乃味之极也。色彩浪漫活泼多变,“平淡天真、自然浑成。”
欧洲系列风景写生,如《米勒故居》,色彩的运用使东方笔墨产生神奇,是画家为米勒墓地献上的一束野花,似乎画面间飘散着淡淡的芬香。这是中西两位艺术大师的对话感应,温馨而散淡。比利时山城画中大块墨色的运用,巧妙的几处透白露红,加之墨块墨线的展示,使我想到了套色版画艺术。
刘文西先生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的巨幅中国人物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就有25幅。作品《老百姓》读来培感亲切,他们依恋这方土地,收获的不单是谷子高梁,还有健康和可爱的下一代。他们的日子如溪谷之流,超然怡然。作者在画上深情地题词:“我生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了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多少情深,多少开心,啊!父老乡亲,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我住过黄土地上不少小山村,陕北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育,风雨中教我做人,临别时送我上路,几多叮咛,几多期待,几多情深,啊!我勤劳的父老乡亲,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在《唱支山歌》中,小女孩天真的姿态,动听的童音似乎唤起了老人们麻木的灵魂,孩子们是山里人生活中的一盏明灯,他们世世代代陶醉在这片黄土地上。老人们苍桑的面庞叠压着岁月的风雨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只有在娃娃面前,他们才会绽露出灿烂动人的笑脸。《沟里人》是幅精典之作,那背负秋色的三代人,脊梁托起的是这片沉甸甸的黄土地,丰收的是大山,是黄土地的精灵。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耕耘了一辈子,中年汉子的坚韧,后生的自信,均得到恰好的刻画,加之笔墨的凝炼厚实,读来令人动容。《基石》以纪念碑式构图,塑造了一群石匠形象,他们建设着新家园,他们是黄帝的后裔,世代以土为命的生存现实,使他们学会坚强忍耐。《山姑娘》为刘文西先生七届美展银奖之作。几位高原上收割稻谷的姑娘,纯朴中透出成熟的健康美。笔墨含蓄沉稳,人物厚朴生动,真是“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啊,宛若山野里几枝奇葩。《黄土情》运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表现秧歌欢舞沸腾的黄土地。那仰天劲吹长喇叭的三个陕北汉子顶天立地,将动听的信天游奉献给黄土地,笔墨姿肆流畅,情感奔放张扬。动态中追求旋律感,浓墨中映现暖色调。构图奇崛,造型夸张,是一首撼天动地黄土地的交响乐。《黄河纤夫》是一幅新作,一种苦难中的力量象征,是艰苦生存环境下,人对自然的抗争。点线凝重,焦墨苦涩,线条的表现具有实验性,人物构图不受自然真实的束缚。2000年,刘文西先生带领“黄土画派”采风团晋陕大峡谷五千里写生,我随团前往。已近七十岁的刘文西先生,不顾身体不适,头顶骄阳,途步黄河二碛盖险滩,感悟黄河母亲的壮美,黄河船夫的豪迈。黄河精神,中华民族的灵魂。
著名画家李琦先生九十年代评价刘文西:“我以为,如果说战争年代,美术界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代表人物是古元,那么,解放后,四十年坚持走这条道路的就是刘文西。刘文西是陕北的骄傲,延安的骄傲”。
2004年,“黄土画派”在西安美院正式挂牌成立。为创时代精品,刘文西先生提出:“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学习”。“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植根黄土画人民,表现时代求精品,这就是黄土画派的艺术宗旨”。刘文西,一个人民喜爱的艺术家,黄土地上的奇迹。
2005年,刘文西先生重新启动他的巨幅长卷《黄土人》,他说:“这个长卷我主要是画陕北人、黄土地人的灵魂,通过各色人物个性的张扬,有血有肉形象的塑造,来为黄土人树碑”。当我2006年秋月,在刘文西先生的画室见到部分作品时,那2.1米高的画面人物和真人般大的陕北人形象,心为之震动,情为之倾倒,这传世巨幅将是刘文西先生再次献给人民的不朽之作。
我的眼前仿佛现出刘文西先生跋涉在茫茫黄土高原上的背影;那黄河沙滩间深深的足迹;与老乡们窑洞里包饺子的笑语;毛泽东故居前为老房东深情地画像;佳县希望小学里对孩子们殷切的寄语;三道屯与山地腰鼓队员同欢共乐……
2004年初稿
2007年定稿
于朋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