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心路历程便是其作品的思考轨迹,是心象的展现与心态的包容,而视觉经验仅仅是对心迹的修正。作者在这个修正中,当然离不开所处的时代、所处的文化背景。然而,在这个文化背景中,景育民又能深悟图像语言的话语特性,深悟个性作为艺术生命须保持的独有敏感。艺术可以调用许多方式,来传达事件以及事件的意义,而造型艺术则恰恰是无言的“非语言交流”。这要靠作品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来说话,以传递给受众,进而引发强烈的回应。
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具象艺术的可能。因为当下有一个误区,把“具象”视为落伍者所为,而景育民的作品恰恰说明,“写实”不是指技术与形式,而是精神,是一种话语方式,是通过形体引发出的一种精神信息。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当代性?
当代性不是图解化,不是简单的观念化,也不是刻意追求对形式的“歪曲”,而是精神源流。它是指信息暗喻、意象境界、精神指向,而这个精神指向,又不可避免地与作者的人生背景、生活历练、学养心境发生联系。
景育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这一代人由于人生所经历的蹉跎,自然多了几分深沉与持重,而不会流于浮华、绚烂和热闹。这是回望人生轨迹的结果和总结人生得失的回应,引人思考的是如何伫立于当代,驾驭现代信息传媒,融汇中外,纵观古今,整合出具有当代价值观的一种文化态度。
即便是他的公共艺术作品、装置或者影像艺术,均体现了他对当代艺术的冷静思考与独到判断,如其所言:“我的创作心路历程,体现了对自身与当代生存状态、精神指向的反思,体现了与中国当下文人情结的自省与矛盾的心理,并试图以个人的视角与心理关照,表现当代人的心身处境与精神状态。”这便是景育民独具切点的“非语言交流”的艺术方式。
——《雕塑》杂志执行主编 宋伟光
景育民主要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透过他的人物雕像,可以看出他是以人物为依托,来探讨体积、空间、材料等较纯粹的雕塑语言。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承袭早期现代主义雕塑的观念,实现雕塑语言的功能转换。他的作品在体积与空间意识上有着双重性,在体积上显示出现代雕塑的造型特征,厚重浑圆,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力量。
然而,与现代主义雕塑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止是以形体本身作为空间的语言,而是为形体设定了一个有限而又无形的空间,使扩张的形体与有限的空间处于对抗之中。这样,也使他实现了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因为他通过对形式的创造,隐喻了人的困境。
——中央美院教授 易英
景育民在创作中,不仅仅是生动地阐释了当代中国都市人的生活观念,表现了当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而且也勾勒了一幅幅耐人寻味的“都市世相图”。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创作中,表现了中外两种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的矛盾冲突和交融,巧妙地剥去了种种伪装的假象,运用含蓄的手法,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也将人生每个阶段的目标追求展现无遗。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陈培一
景育民的作品,从早期具象写意雕塑的自我生存理念的视觉传达,到近年来通过形的改变与材料转换,在观念性创作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从青铜材料的“黄天厚土大展”获奖作品,到青花瓷的材料转型,作者似乎在传统符号与当代情境上,制造了某种错位与矛盾,进而将作品最大限度地从平面引向纵深,以调侃、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精神缺失的隐忧与对消费时代价值取向世俗潮流的种种焦虑。
——艺术家 顾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