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灯下翻阅石齐的作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恍然回忆起十几年前两人邂逅于朝内小街,兴致盎然地辩论中国画前途的情景。当时石齐已名满天下,其作品《迎春》、《人人都在幸福中》几乎妇孺皆知,但在谈话中,我分明能感觉到他不可遏止的继续变革的欲望。现在回过头来看,石齐不断探寻、实验、超越的艺术实践,几乎是二十多年中国画变革史的一个缩影。从这个意义上,许多美术史家、批评家将其列为当代开拓性的中国画大家。我认为,这个荣誉石齐是受之无愧的。
石齐的变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人会对此保持疑义,理由是当时是革命美术时代,但事实的确如此,石齐1971年画的一幅山水,完全可以看作当代中国山水画变革的滥觞。画面的结构、光色、笔墨大幅度地从传统样式中解放出来,自成一体,充满着新生的朝气,对此后中国画的变革提供了启蒙性价值。当时的石齐并未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他进行变革的唯一原因,可能源自他作为一个变革者内在的天性。
经过30多年的艺术实验,我们可肯定的说,石齐已成功创造出中国画的一种现代状态。这个判断可以从两点上见出:其语言的现代性和意境的现代性。石齐进行语言形态的变革具有良好的基础:深厚的写实功力,娴熟的笔墨技巧,对油画、装饰画、版画、现代设计、舞台美术等样式的掌握,对西方现代美术的理解,均使其可以自由地调配各种元素,不拘一格,不择手段地进行语言形态的实验。在石齐的语言世界中遨游,我们既可以领略笔墨变化的神奇,亦可观赏到光色交融的魅力,既能在线条诡奇的变幻中体味传统的遗韵,又能在大墨色的冲撞中感受表现主义的力量。说石齐的语言具有观代性。是因为他不仅大大地扩展了中国画的语言,而且也和西方现代绘画语言大相径庭。在超越中西的基础上,创造石齐式的语言形态来,才是石齐绘画语言现代性的要旨所在。
石齐绘画的境界和传统文人画境界相去甚远,和林凤眠绘画中境界孤傲,冷寂也完全不同。石齐所追求的,是通过对人性之美好的描绘,对个性弘扬,来体现人文关怀意识,因而其境界博大而热烈。作为敢为天下先的先行者,石齐的探索仍在继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石齐的新作品必将在美术界引起新的争论、增添新的思考……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