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书法家舒彬先生的书法线条刚柔相济,气韵流畅自然,于行云流水中渗透出一种典雅的书卷和隽永灵动的韵味,劲中藏灵秀,醇厚中显洒脱,富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内蕴,在陆丰书法艺术上独领风骚。 他的每副作品,因书写内容不同而在款式、行笔乃至整个章法结构上都有其特点:“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思愁绪,“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摹景抒情,“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明快欢畅,“人行古嶂枫千点,月落平沙雁一声”的情景交融,在他的书法创作实践中都有独到的表现方式,他的“赤壁怀古”和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同样是酣畅淋漓、豪放激昂。细细品味,前者注重缅怀历史,发思古之幽情,而后者则直抒胸意,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舒彬书法,大致可以品寻出以下特征: 笔墨技巧和感情意蕴的统一。在纸上挥毫,需要的是笔墨技巧和艺术功底,它是一个形象思维和笔墨运动的过程,不仅是积“象”积“物”,表现形体与对象,也是积“情”积“意”,表现情感与思想。舒彬十分重视点画的完美驾驭笔墨的功底。在他看来,这决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是体现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观。他一点一画的反复揣摩,呕心沥血,以现实“达其性能,表其哀乐”的艺术效果。他主张写字即写人,必须将全部生命力都投进去。他创作每副作品,都是全神贯注,尽其心智,把内心深处对大自然对人生的审美感受点点滴滴尽情尽意地倾注于豪端纸上。那些灵动的点画墨迹,都是他和大自然与人生的对话,也散发着自身生命芳香。因此,舒彬笔墨的精纯与丰富,就不仅仅在形式上,而是内心世界与自然世界的统一,是情感的渲泻,是生命的律动,是真纯的惨淡经营的大意匠、大手笔。他所营造的那种深邃的意境美,时时流动着中国书法的传统美感。观赏他的作品,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如读好诗,如听仙乐,如饮佳酿,如观胜景,有一种清新俊逸、怡然自得的魅力。 书法艺术,说到底是一种人的全部文化构建和艺术修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师们所提倡的不仅是对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提倡个人内在素质和开阔心胸的涵养,要使被尘浊所掩埋的心灵,凭籍书本和山川灵气的启迪,得到不断的超越和扩充。在各类学艺的通融和领悟中,不断转换为笔底风光,从而为他的书法增添了几许别样的云蔼,几许迷人的魅力。舒彬的书法充满了苍、雄、逸、秀的风格,真如见字如见人……。这种境界的获得,来自他的苦心研究与他独特的审美体验,更根植于其深厚的人生修养。 舒彬秉性虔和,襟怀散朗,故而书法作品天资秀发,迒绝杰惊矜躁和缠绵悱恻。他的书法蕴含着他整个的心灵空间,体现着自己的品格,可以说是“羲艺,溶铸标新”。他在把握书法的本质上非常得体,其作品像奔涌的水,流动的风,飘游的云。他能移入书,有敏锐的艺术感情和丰富文化修养,以及对生活美、自然美的深切热爱,是一位能融汇贯通艺术、善于思考的书法家。注重大的章法布局,而不斤斤计较一点一画的皮相的营构。因而他的书法有才气,有灵气,而无霸气,无躁气、无江湖野气。 舒彬书法起步较高,不刻意追求书法上的雕虫小技,而是从作人、作艺术的宏观着眼。因此,他的心灵智慧于腕底功力同进,艺术修养与胸襟境界并高。多年来,舒彬情寄翰墨,默默耕耘,不事璨烂,不做喧哗,临池不已,日课不辍,以其诚笃与勤奋追求着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